打通“微循环” 送去“及时雨”——陕西金融机构精准赋能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4-07 08:15
“在公司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关键时刻,工商银行西安分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公司提供了‘助商组合贷’。我通过手机申请,次日便顺利获批20万元贷款。”3月21日,在西安市新城区长缨西路丹尼尔商城经营鞋店的雷婷婷说。
雷婷婷所说的“助商组合贷”是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根据个体工商户“短、小、频、急”等融资特点,量身定制的一款组合融资产品。它集合了“信用+抵押+质押”“消费+经营”“线上+线下”等功能,具有额度高、利率低、期限活、手续快等特点。截至目前,该业务今年已在全省范围实现授信额度174万元,累计投放贷款171万元。
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轻骑兵”,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近年来,在陕金融机构通过出台和落实多项支持措施,打通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微循环”,为小微企业送去发展的“及时雨”,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近日,邮储银行杨凌区支行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陕西欧迪亚实业有限公司放款1200万元。
“得知该企业存在资金需求后,我行快速响应,召集客户经理团队,与省行、市行开展三级联动,调整方案,加快审批效率,迅速为客户量身定制了贷款方案。”邮储银行杨凌区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经过努力,最终为客户确定了4800万元的授信额度。针对客户反馈的融资成本较高问题,我行也为其制定了‘信用+抵押+低风险’的授信方案,采取直接抵押模式,每年直接为客户节约担保费约18万元。此外,我们还为该客户申请了专享优惠利率,将利率降低至3%以下。”
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陕西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通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引导其敢贷、愿贷、能贷。在政策的引导下,各金融机构纷纷响应,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将更多的金融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
西安某小型高科技企业,主营业务为软件开发,但因缺乏抵押物面临融资难题。北京银行在了解到企业实际情况后,创新推出了“科技贷”产品,依据企业的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创新指标提供信用贷款。不到一周时间,该企业成功获得数百万元贷款,有效解决了流动资金问题,顺利推进了新项目研发,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为了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陕西金融机构还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提升服务质效,工商银行商洛分行依托当地行业协会推荐和线上审批流程,精准收集企业订单、仓储、物流等经营数据资料,推出“一户一策”个性化服务方案。近日,该分行仅用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首笔200万元贷款的审批。
陕西金融机构还通过深入调研企业需求,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让民营小微企业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部分金融机构主动下调贷款利率,推出优惠套餐,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下一步,随着陕西金融服务的持续深化和创新,小微企业必将在金融“及时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