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通号检修工:为信号“看诊把脉” 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来源:西安晚报 2025-01-16 08:23
骈冰为CC机柜内的设备进行“体检”
赵晓娟对司机室内通信设备进行日常检修
1月14日23时许,属于地铁通号检修工友们的“夜生活”开始了。在长安区二府井村附近的西安地铁4号线航天城车辆段运用库内,十余名“全副武装”的通号与车辆检修工友们站在股道两侧,迎接奔忙了一天的地铁列车“下班”。
在为期40天的春运里,他们要昼夜兼程擦亮列车运行的“眼睛”,以班组接力24小时不停歇的运转模式,每两小时为无形的信号进行一次“望闻问切”,力保每一台设备联网状态正常,各项设备发出的每一条指令通畅,让每一趟承载着返乡热望的列车在轨道上平稳疾驰。
深夜“出诊” 擦亮列车运行的“眼睛”
“车载信号各设备板卡、界面灯位显示正常,全列车各通号设备螺丝紧固无异常,转04车继续作业……”23时33分,航天城车辆段综合工班通号检修工班长骈冰与组员们,背着工器具忙碌地登上一辆辆待检列车,开始检修维护、功能测试、参数调整、记录数据等作业,这些都是夜间检修的重点。
“通号”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与通信系统的简称,它承担着列车高效、有序运行的任务。“每天穿行于地下的地铁列车靠信号系统指挥工作,信号就像地铁列车运行的‘眼睛’,一旦出现小的故障,可能会引起列车晚点、运力降低等情况。”骈冰向记者解释道,他带领的工班负责4号线51辆在运列车的“健康”问题,每晚接车与凌晨送车都要擦亮这双“眼睛”。
23时46分,记者跟随骈冰的脚步登上列车看到,信号虽然无形,但信号设备却多种多样。为了让记者更充分地了解通号检修工作,骈冰模拟了白班“送车”时的作业流程,他熟练地打开嵌于驾驶室外侧墙面的CC机柜(即车载控制器),记者看到交换机上插满了密密麻麻的连接线,16块板卡上或闪烁或常亮着灯光,似乎在传达着神秘的“暗号”。
与轨道通号系统打了15年交道,今年36岁的骈冰一眼就能辨别板卡有无异常。“每列车的车头和车尾都是通信和信号网络相互交叉组网且互为冗余,当通信或信号的某一网络发生阻塞、卡滞导致通信中断时,冗余机制能确保列车正线运行不受影响。”骈冰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来,肩负不同功能的板卡上“灯位”也不同,少的有6个,多的则有20多个,通号检修工友必须对“灯位”信息了如指掌的同时,CC机柜内如蜘蛛网般错综复杂的连接线,也考验着他们是否熟记每一个子系统及接口设备,是否了解每一条线缆的作用、连接的设备及检查测试方法。
夜晚,也是通号检修工友们的一场实操大考。与地铁其他通号检修工班不同,作为西安地铁首个融合多专业的综合工班,骈冰与组员们既要负责车辆段内信号设备,又要负责车载通信、车载信号设备,工作的难度不言而喻。1月15日刚过零时,最后一班列车仍未“归巢”,骈冰与组员们的脚步没有停歇,兵分多路忙着处理各类报警信息,盯控与巡检车辆段的联锁系统以及道岔、轨道电路等设备的运行情况。
“平日12点半末班车会回库,作为串联了西安热门景点的线路,正月初一到元宵节前,4号线会延时运营,我们的接车工作也会顺延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骈冰说,列车通号检修作业的细节“累以千计”,工友们时常“连轴转”,熬过了夜晚接车,次日4时半还要准点护送列车出库“上班”……无数次黑夜和黎明的交接,他们都一一亲历见证。
六年坚守 站好春运每班岗
骈冰的妻子赵晓娟也是地铁人,她是草滩停车场综合工班的一名通号检修工。因轨道通号专业而结缘,他们从“校服”到“工服”,又从“工服”到“婚纱”,携手走过了11载春秋。西安地铁4号线的最南端是航天城车辆段,最北端则是草滩停车场,夫妻俩就这样“一南一北”并肩呵护着列车运行的“眼睛”。
1月15日9时许,记者在草滩停车场信号楼设备室见到了赵晓娟,她手持检测表,站在一排排整齐摆放的机柜前,逐一检查轨道电路、信号机等设备的各项参数。停车场内的25组道岔、25组转辙机、60架信号机以及13辆电客车车载信号与通信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都在她与工班搭档的职责范围内。
随着无人驾驶、智慧车站、宽带集群等先进技术走入西安地铁,列车运行与检修变得更加“聪明”,为了提升运营质效,不同专业之间也在相互融合。加入综合工班后,为了学好道岔和转辙机相关专业知识,赵晓娟下班后常常泡在实训室里练习。“娟姐是地铁通号检修专业女工比武中的第一名,和她搭班很安心!”这是采访中工班同事们说得最多的话。
虽然是白班,工作量一点不比夜里清闲。10时23分,结束了通号设备的检测后,赵晓娟与搭档紧接着又赶回运用库,拿上十字螺丝刀、套筒扳手和电脑,开始处理未上线列车的“疑难杂症”,或更换异常灯位板卡、服务器纽扣电池,或下载运行数据、重新安装软件。遇上“检修季”,她与搭档还要“见缝插针”地走上轨道检修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
2025年,是赵晓娟坚守春运一线的第六年。春运期间,为了让市民出行畅通,赵晓娟也要从幕后走向台前,跟车提供技术保障。在4号线列车的驾驶室内,她一站就是一整天。“去年,有一批新的列车上线运营,驾驶室监控屏出现画面掉线的情况,按流程上报行车调度人员得到同意后,她打开设备柜门发现视频服务器HD板卡上的灯不亮,立即进行模块的重新连接。”赵晓娟回忆道,这趟列车“下班”回库后,她还针对HD板卡进行细致检查,及时解决了导致卡顿掉线的问题。
一个家庭,两处坚守,这样一对并肩奋斗的地铁“夫妻档”,常常因为班制的问题聚少离多。“地铁检修岗位没有节假日,骈冰负责的工班由于车辆架修每日作业量很大,在家几乎电话不断,工作会比我累,我就希望他能照顾好自己。”赵晓娟说。夫妻俩相互扶持着奔波在车站和家里两点一线之间,是他们多年坚守岗位的日常。作为工班里的“老师傅”,赵晓娟上的是“白夜休休”(指的是上一天白班和一天夜班后,休息两天)的班制,虽然上夜班辛苦,却能多点时间陪伴一双儿女。
按照工作安排,今年除夕夜恰好轮到她值守。“孩子们和家里的老人都以我们为骄傲,为了‘大家的团圆’,我俩更要站好除夕守‘运’的每班岗。”赵晓娟笑着说。一趟趟飞驰的列车见证了两人的爱情故事,而守护地铁平安出行的背后,却成就着更多恋人的相聚、更多家人的团聚。
地铁站里 返乡人脚步匆匆踏上归途
春运启幕,返乡人脚步匆匆踏上归途。1月15日11时24分,记者走入西安地铁8号(环)线余家寨站,记录下那些提前返乡的“匆匆身影”。
站厅内,不时有背着书包、提着旅行箱的乘客,由此换乘4号线前往西安北站。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不断优化,人们前往高铁站与机场的方式更加多元,坐公交车、乘地铁、开汽车,变的是出行的方式,不变的是“回家过年”所触发的情感共鸣。
租住在雁塔区东方星家园小区的李亚峰没想到,今年能从“家门口”乘坐地铁8号(环)线前往西安北站。“太快了,20多分钟就从西等驾坡站到余家寨站了。换乘4号线后,再坐9站就能到西安北站,全程也就50分钟左右。”李亚峰告诉记者,地铁8号(环)线没开通时,他从出租屋前往西安北站,需要先乘坐19路或208路公交车,再换乘地铁2号线,路程长、耗时也多,为了避免堵车,他都要提前3小时出门,一趟奔波下来特别疲惫。
在西安打拼的李亚峰是一名验房师,平日里也接一些“水电活”,一年忙到头,只有春节期间可以回趟老家濮阳。李亚峰说,2022年濮阳东站通车,拉近了他和家乡的距离;2024年底西安地铁8号(环)线开通,为他日常通勤与春运返乡“提速”;城市轨道与铁路的不断延伸,让他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实惠。
提前返乡的人中,很多是学生。他们结伴而行,提着零食与行李,踏上了旅途。“考完试了,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准备去舍友的家乡旅游几天,再回宜宾。”西安科技大学的何同学告诉记者,西安地铁是他求学路上,搭乘次数最多的交通工具。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钟楼地铁站贴心准备了彩虹指引条,还摆放了钟楼地下盘道立体模型,用有趣又新颖的方式为游客指路,作为旅游城市,西安地铁很“宠”粉。
12时13分,在地铁西安北站爱心服务台前,不时有乘客询问出站线路、预约爱心出行服务。考虑到返乡游子们携带着大包小裹乘车不便,地铁站务人员分散在电扶梯、闸机等关键点位,为游子们提供“拎包”服务,引导大家以最短、最近路线换乘高铁。同时,车站内还准备了医疗箱、捆扎绳、湿巾、热水、纸杯、胶带与推车等“暖心”物资,供返乡游子们免费使用。“大家在出行中遇上任何困难,都可以找站务人员求助。”西安北站值班站长姜兆楠说,该车站将于1月22日举办写春联、送福字活动,提前给大家送上节日祝福。目前,车站内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装饰,为出行增添“年味”。
“终点站西安北站到了,开右侧门……”12时28分,又一趟地铁4号线列车稳稳驶入站台,屏蔽门响起欢快的“滴滴声”,返乡的人们乘着地铁与高铁,奔赴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