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公示,陕西9人上榜!
来源:西安发布 2024-12-17 14:25
12月16日,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名单公布。共确定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99名,其中,“助人为乐”类63名,“见义勇为”类58名,“诚实守信”类59名,“敬业奉献”类65名,“孝老爱亲”类54名。12月16日至20日,候选人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集中公示,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军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文明网、中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妇女网同步公示。
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各界了解学习候选人事迹,并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议和监督。如对候选人有异议,请向全国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反映。电话:(010)55607003电子邮箱:qgddmfpx2023@163.com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5号邮政编码:100806
其中陕西多人入选
名单如下↓↓↓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马华,男,汉族,1976年12月生,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新城社区居民。
马华在轮椅上与生命赛跑,热心投身公益扶危助困,用自强不息的爱与行动,感召更多身边人传递温暖。
2003年,马华在27岁生日时遭遇交通事故,经抢救后高位截瘫,医生告诉马华,以他的病情看,最多能活3年。他一度想放弃生命,但是看到病友临终前对生命的渴望和双亲斑驳的白发,内心深受触动,决定要努力活下去。2008年,早已过了医生当年判断的存活期的马华,在网上开起了小店,赚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从此,他坚定认为,既然可以继续活着,那就一定要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
汶川地震后,马华向中国红十字会汇去了100元捐款。这个小小善举让马华从此与公益结缘。第二年,马华在网上发起了为地震灾区孩子献爱心活动,原本目标善款512元,没想到半个月时间就筹集到8200元,这两次公益行动之后,他把更多精力和收入放在公益事业上。
2012年,马华去北京治病之际,萌生了骑着机动三轮车一路做公益的想法。他每到一地,就开展公益募捐。此后5年里,他成立“马华慈善基金”,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千里走单骑”公益募捐活动。做公益大道上的“赶路人”并非易事,他始终承受疾病的折磨。2017年的秋天,在帮助一名困难学生返回途中,由于雨后塌方,车辆陷入河中进退两难。救援过程中,马华的褥疮被压破,疼得昏厥过去。马华用执着与善良,陆续感召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活动。多年来,马华“走”过了80多座城市和乡村,募捐了1000多万元善款,帮助了1200余位贫困学子。
马华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常向阳,女,汉族,1971年8月生,陕西省西安市心羽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
常向阳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创办“心羽家园”,救助来西安治疗的大病患儿困难家庭,提供免费食宿、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为困难家庭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2012年,常向阳从互联网上了解到西北农村大病患儿参治率低,于是组建“心羽志愿服务队”,常年到周边乡村普及医疗知识,鼓励患儿家庭积极治疗。2017年7月,常向阳在西安市儿童医院的一处走廊,看到一位外地大娘躺在片纸箱上睡觉,只因随身带的钱都用来给孩子治病,自己舍不得住旅馆。她由此萌生了一个想法:为这些在西安治病的困难患儿家庭免费提供一个“家”。两个月后,常向阳筹资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对面租下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起名为“心羽家园”。
常向阳常年住在“家园”里,经常一天要忙碌15个小时以上,夜里还要注意孩子们的突发状况。患儿们有的不能进食,有的需要进行术后特殊护理,家长不熟练,她就手把手教。家长情绪不稳定时,她还会耐心劝解……入住的家长和孩子都管这里叫“家”,孩子们都喊常向阳“常妈妈”。久而久之,医生也会建议困难病患家属“到马路对面找常姐”。人最多时,“心羽家园”同时接待过14个家庭。患儿康康在2017年到2021年数次住院期间,家人都在“心羽家园”落脚。
在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心羽家园”的环境越来越好。“心羽家园”的志愿者从1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1000多人,这里不仅提供吃饭住宿等服务,还针对患儿家庭开设“小白课堂”、医患交流会、家长“板凳会”等,帮助家属学习相关知识,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心羽家园”创办以来,已经有2100多个困难患儿家庭在这里接受帮助。
常向阳荣登“中国好人榜”。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张子琛,男,汉族,1994年11月生,共青团员,生前系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辽宁博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采购员。张子琛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海域游玩时发现有人溺水,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跳进海里救人,最终被汹涌的海浪吞噬,不幸牺牲。
2021年10月2日18时30分左右,张子琛和父亲张晓军在琼海市博鳌镇附近海域游玩,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杨某波和家人也在同一区域游玩。突然间海面刮起大风,波涛汹涌,正在游泳的杨某波不慎溺水,慌乱中大声呼救。听到呼救声后,同在附近海里游泳的张晓军、张子琛父子几乎同时向10余米外的杨某波游去救援。当张子琛的手马上就能接住杨某波时,海水不断上涨,张子琛和杨某波瞬间不见了踪影。于是,张晓军赶紧报警并拨打了急救电话,在全力搜救下,张子琛和杨某波被打捞上来,但已无生命体征。
张子琛勇救溺水游客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张子琛荣获海南省道德模范、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
张林,男,汉族,1992年7月生,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坦桑尼亚分公司工程部部长。
在坦桑尼亚工作的张林遭遇航空事故时,临危不乱,沉着应对,积极协助空乘人员疏散其他乘客,并冒险独自返回机舱尾部救出一名非洲幼儿,展现出中国青年的勇气与担当,被誉为“友谊使者”。
2022年11月6日,张林搭乘的一架坦桑尼亚民航客机因天气恶劣、视野受限,在迫降过程中不慎坠湖,客舱大量进水,机身急速下沉,乘客们的呼喊声随着水位上升变得愈加急迫惊恐。张林极力克制内心的恐惧,凭着在公司日常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中学到的技能,迅速掏出座位下的救生衣穿在身上,蹚着水走向机舱的紧急舱门。此刻,舱内水位不断上升,已经快没过头顶。张林的眼睛进水,呼吸开始困难,但他内心清楚,打开紧急舱门才是大家逃生的唯一希望。在张林和几名乘客的协助下,空乘人员最终打开紧急舱门。从舱内逃出后,张林爬上浮在水面的机翼,一边用英语大声劝告堵在舱门口的乘客赶紧离开,一边帮助浮出水面的乘客爬上机翼。
就在大家纷纷爬上机翼时,张林突然看到后舱门口处有人托举着一名幼儿正在挣扎。张林果断沿着机翼爬上机身,慢慢挪到飞机尾部靠近后舱门的位置。看准时机,他将孩子一把抱进怀里,再沿原路小心翼翼回到机翼。最终,张林和其他乘客被成功解救,并送到当地医院接受检查和救治。
在这次坠机事故中,机上43人共有24人获救,19人不幸遇难。当天下午,坦桑尼亚政府相关负责人前往医院看望了张林,并对他沉着应对险情、积极协助救援和营救当地幼儿的事迹表示赞许和感谢。被救孩子的父亲对这位来自中国的“救人英雄”大加称赞:“当听说一个中国人救了我的孩子,我高兴得哭了。孩子现在很好。我永远不会忘记张林的英勇行为。”
张林荣登“中国好人榜”。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侯秀珍,女,汉族,1946年1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南泥湾村原党支部书记。
侯秀珍信守承诺,接过公公刘宝斋的宣讲接力棒,坚持讲述南泥湾故事、传承南泥湾精神,让更多人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侯秀珍十几岁时随家人从河南老家来到南泥湾,投奔老乡刘宝斋,并最终同刘宝斋的儿子结婚。刘宝斋是个老红军,长征后编入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参加大生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放弃返城工作机会,留守南泥湾,给人们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1984年,刘宝斋临终前,将讲述南泥湾故事、传承南泥湾精神的接力棒交给了侯秀珍。就这样,曾经听故事的侯秀珍成了讲故事的人。2001年退休后,侯秀珍全身心投入南泥湾精神的义务宣讲中。只要有人前来邀请宣讲,她总是热情接待。多年来,为国内外来客义务宣讲累计100万人次。每年清明节,她都会带领南泥湾红军小学师生、当地的干部职工,到九龙泉纪念碑为英烈们扫墓。
2021年,侯秀珍自费在自家院子里建起红色家风馆,馆内展出刘宝斋和战友们当年生产生活的历史照片500余张,陈列战士们使用过的实物200余件。她希望将珍藏物件、照片背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如今,侯秀珍已是古稀之年,孩子们让她进城养老,她说:“我要信守承诺,把南泥湾的故事讲下去,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传承下去。”
受父辈艰苦创业的影响,侯秀珍始终自觉践行南泥湾精神,年轻时就踊跃参加生产劳动,从南泥湾村妇女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总是吃苦在先、一心为民,先后为村子修通3条路、通上自来水、修建学校,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头植树造林。即使照顾半身不遂的丈夫10多年,她也没耽误过工作。
侯秀珍荣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张淑珍,女,汉族,1937年4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原茶产业发展局退休职工、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淑珍扎根大山60多年,将茶叶种植成功引进商南县,让茶叶产地向北推进300多公里,茶叶成为商南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1961年,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来到商南县农林综合站工作。看到当地山林满目疮痍,百姓生活条件艰苦,张淑珍暗下决心:要让山绿起来、人富起来。学林业出身的张淑珍尝试引种桉树、油茶和种桑养蚕,但效果都不理想。张淑珍听说安康有茶树,群众采了茶,不光自己能喝还能卖钱,便决心试一试。她跑了十几个地方学艺,扛锄头、挑水桶、住窝棚,翻山蹚河、栉风沐雨试种茶树,终于在1970年春收获了1.9公斤商南本地茶。2年后,在张淑珍带领下,商南县成功种植茶叶2000亩。1975年,张淑珍创办的茶坊茶场首次向国家上交了500公斤商品茶,结束了商南无茶的历史。
1985年,张淑珍联合全县36家乡村茶场,成立了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公司走“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帮茶农开展技术培训,给他们提供技术设备;研究开发推销新产品,开展销售服务。从此,茶农们再也用不着为销售茶叶犯愁了,腰包鼓了起来。在张淑珍的带领下,商南茶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截至2023年,商南县年产茶叶8300吨,产值达14亿元,茶农人均增收7000元,茶叶成为商南富民强县的头号主导产业。
就在商南的茶叶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张淑珍被查出癌症。治疗期间,张淑珍始终没有停下为茶叶事业奋斗的脚步,继续上茶山、进茶场,研究茶叶新技术,先后上市了乌龙茶、红茶、茯茶等5个品类30多个茶叶产品,让商南茶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2024年1月1日,张淑珍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张淑珍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夏复山,男,汉族,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钳工、“夏复山班组”班组长。
夏复山自学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技艺,为了提高测具工装的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自学三坐标检测测量技术,成为钳工及磨工双料技师,高质量完成多项高难度的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夏复山负责航空发动机叶片测具、量具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钳工装配及修研。由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型面复杂、受力恶劣,加工难度极大,需要操作者具备高超的技艺。多年来,夏复山秉承工匠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苦练技能技艺,在高精度、多角度、复杂型面航空发动机叶片测具装配方面掌握了独到技艺,积累了宝贵经验。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叶片型面测具由上百个零件组成,加工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夏复山接到任务后,仔细研究图纸,细心调试校正零件,逐一消除零件变形,确保其单件合格后再进行装配,高质量、高效率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夏复山坚持以创新引领生产,他将钳工及磨工技巧巧妙结合,解决了叶片测具装配过程中的加工难题,简化了装配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2015年,公司成立以夏复山为带头人的“工具制造劳模创新工作室”。夏复山带领全体成员攻克多项科研技术难关,为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装保障。他参与完成的某重点攻关项目,使测量效率提升近10倍,测量方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夏复山善于总结经验,并毫无保留、手把手传授技艺。他创立“三训结合”的培训体系,开展“如何做好工具钳工”和“空间角度的计算”等专题培训。夏复山为班组青工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先后培养出14名钳工骨干,这些骨干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夏复山荣获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李艳华,女,汉族,1956年7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高速客运站退休职工。
李艳华坚持悉心照料因伤成为植物人的儿媳,奇迹般唤醒儿媳,用默默坚守与真情付出守护家的温暖。
2012年3月,贤惠开朗的儿媳因车祸成为植物人,身患肝癌的丈夫也因病情加重猝然离世。为了让儿子安心工作,李艳华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媳。
身高1.56米、体重不足50公斤的李艳华,每天都要独自抱着身高1.68米、体重70多公斤的儿媳完成坐起、上下床、上下轮椅、上下便椅这一系列动作,日常喂饭、喂药、擦洗身体、清洗衣服和被褥……每天早晚,李艳华还给儿媳各做一小时肌肉按摩、半小时肢体活动训练。儿媳常年卧床,在李艳华的照料下,从来没长过褥疮。照顾病人很苦很累,但她从未抱怨过一句。
在李艳华的照料陪伴下,儿媳逐步好转,从借助鼻饲管进食到肢体有了动作,从可以张嘴慢慢吞咽到渐渐认识身边亲人。2016年的一天,李艳华像往常一样给儿媳梳洗,忽然一声微弱的“妈妈”从儿媳口中传出。李艳华用爱与坚守唤醒了植物人儿媳。如今,儿媳的情况日渐好转,能独立进食,坐在轮椅上可以做些简单的家务,闲暇之余还能临摹字帖。
李艳华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黄远兴,男,汉族,1969年3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汉中市税务局财务管理科科长。
黄远兴悉心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岳母,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孝道与亲情。
1998年初,在汉中市佛坪县工作的黄远兴与妻子喜结连理,并育有一子,一家人幸福美满。谁料结婚刚满一年,50岁出头的岳母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岳父年迈,精力有限,照顾岳母的重担就落在黄远兴夫妇肩上。
2001年,黄远兴调到市区工作,为了让岳母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黄远兴独自一人带着岳父岳母搬到市区生活。他白天工作,晚上坚持为岳母做康复训练。直到2009年,妻子调到市区郊县上班,一家人才终于团圆。黄远兴照顾岳母的同时,还会接送儿子上学、辅导儿子功课。
为了保证老人的营养,黄远兴每天上班前准备好早餐,采买好一天的食材并进行预加工。他精研厨艺,让岳父母吃得顺口舒心。2019年,岳母第三次中风被抢救过来,但病症越来越重,精神特别敏感,稍不遂意就会闹情绪发脾气。有一次,老人使性子将饭菜倒在黄远兴身上,他忍住委屈心酸,又重新做好一份饭菜哄老人慢慢吃下。久而久之,岳母对黄远兴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每天只有见到女婿,吃饭、睡觉才会安稳。在黄远兴的悉心照料下,岳母的病情不断好转,2023年6月,岳母在75岁生日前可以借助外力蹒跚走上三两步。
黄远兴对待家人真情奉献,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他在汉中市税务局财务管理岗位工作期间,财务工作连续多年位居省局考核优秀序列。
黄远兴荣登“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