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圈里的“老寿星”为何偏爱陕西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4-11-19 07:57
古观音禅寺千年银杏树。 记者 马昭 摄
近日来,古观音禅寺千年银杏树吸引了市民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翩翩叶落、满地金黄的胜景。古树名木历经沧桑,穿越千百年,是弥足珍贵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
据国家林草局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树龄在5000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均在陕西。为何5株5000年以上的古树都在陕西?陕西是如何保护这些“绿色瑰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树名木保护的陕西实践。
古树圈里的“老寿星”偏爱陕西
一般来说,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名木则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根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陕西现存古树名木72.7万余棵,其中散生1.1万余棵、古树群271个71.6万余棵。同时,陕西还拥有全国最大人工古树群,黄帝陵人工栽植古树群数量超过8万棵,其中树龄超过千年的古树名木3万棵以上。
此外,更为罕有的是,全国5棵树龄在50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均在陕西,分别为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内的“黄帝手植柏”、延安市黄陵县阿党镇川庄村的“老君柏”、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西前院保生宫旧址的“保生柏”、渭南市白水县史官村仓颉庙内的“仓颉手植柏”、商洛市洛南县古城镇柏庵村柏安组的“洛南古柏”。
陕西大地上,这些古树圈里最年长的“老寿星”长什么样?它们过得如何?黄帝手植柏,相传由黄帝亲手种植,矗立在黄帝陵前,历经5000年风雨仍苍翠欲滴,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与黄帝手植柏一样,5000多岁的保生柏和老君柏依旧遒劲挺拔、枝繁叶茂;位于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内的仓颉手植柏苍劲挺拔、冠盖蔽空;生长于商洛市洛南县的洛南古柏因树形巨大,被誉为“秦岭古柏王”。
为什么5000年以上的古树都是柏树,它们为什么都“偏爱”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赵忠表示,从全球来看,寿命长的树种大部分是针叶树种,而且集中在柏科这一类树种,如侧柏,千年以上的侧柏每年的年轮几乎肉眼看不到,它生长非常缓慢,这决定了它的树木寿命就比较长。影响古树分布的气候因子中,降雨、积温是非常重要的,北方地区尤其高寒地区,降雨量稀少,温度积温少,所以树木生长很缓慢。
撑起“保护伞”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好、管理好、传承好千年古树瑰宝,陕西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省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专班,指导、督促、落实保护工作。陕西省绿化委员会牵头组建了由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和文物保护领域9名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对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定期诊断评估和日常管护技术指导工作。
陕西省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处惠龙介绍,陕西省林业局成立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专班,印发实施《全省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案》,对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科学实施“一树一策”保护工作,全面细化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科学实施保护工作。与此同时,陕西还成功培育出黄帝手植柏组培苗、亲子苗和亲子“太空”苗,探索重点古树遗传基因保存延续新模式。
“陕西对全省散生古树名木实行‘一树一档’,对古树群实行“一群一档”,将全省1.14万棵散生古树名木和271个古树名木群全部实现落地上图,并及时组织开展全省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加强认定建档,实行统一挂牌保护。” 惠龙介绍,我省还开展了重点古树名木克隆扩繁保护工程,收集、保存、扩繁优良遗传资源,形成古树名木完整谱系,切实抓好抓实古树名木繁育保护工作。
记者了解到,除了为古树名木“上户口”“建档案”,让被病虫害侵扰的树木恢复生机这些举措之外,陕西不断加速构建古树名木保护“安全网”,统筹协调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库,囊括了林学、森林保护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实行古树名木保护专家会商会诊制度,切实提升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科学化水平。
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