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探访重大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圣地延安换新颜
来源:陕西日报 2024-10-31 09:07
记者 郝颖
“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还是那黄土山……”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信天游唱出了黄土高原的真实情景。
1999年起,延安在全国率先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历经20多年的接续奋斗,如今这里的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天更蓝了——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今年上半年,延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61天,“圣地蓝”成为延安的一张亮丽名片;
山更绿了——陕北大地披上“绿衣”。延安植被覆盖率由1999年的46%增长到81.3%,黄土高原绿色家底愈发殷实;
水更清了——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性改善。今年9月,延安成功交易全国交易量最大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好生态成为“有价之宝”。
如今,圣地延安已换新颜,不再是旧模样。
“为了种树,村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树木,南沟村原村党支部书记闫志雄说,“当时,我和村民背上树苗、铁锹、干粮,手脚并用爬上山梁,在坡地挖坑、栽树。”
持之以恒,一代接着一代干。从1996年至2002年,南沟村累计造林1.6万亩,其造林经验被广泛推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村”。
在延安市宜川县的山峁上,“悬崖造林队”队长王永红正和队员将树苗挂到无人机上。他们操作手柄上的按键,无人机不一会儿便将树苗运送至指定地点。
“以前我们只能肩扛背驮树苗上山,一天上下山一二十次。今年3月引进植保无人机进行苗木运输和植树造林作业后,效率高多了。”王永红介绍。
2004年起,作为宜川县第一支专业造林队的队长,王永红带领队员,连续20年植树拦泥沙、造林保水土。他们在宜川县种下近4万亩、约280万棵树苗,其中1万多亩在黄河西岸悬崖、陡坡等生态脆弱地。
吴起、宜川只是延安退耕还林的缩影。从沟壑纵横、荒山秃岭的黄土高坡到山川秀美的“绿色江南”,20多年来,延安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延安人民用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劲头,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截至2023年底,延安市完成退耕还林1077.47万亩。
“看!是苍鹭。”10月24日,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游人如织,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定睛细看,一群飞鸟振翅而起,水面泛起片片涟漪。
“目前南泥湾的森林覆盖率达87.4%,湿地公园内有上百种脊椎动物,更有朱鹮在此‘安家’。”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副场长贺晓霞介绍,“去年,国家实验项目朱鹮野化繁育放飞基地落户南泥湾林场。今年5月,首只朱鹮成功出壳。如今基地内有26只朱鹮。”
延安生态不断向好,吸引了各种珍禽“安家”。据统计,延安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4种,其中鸟类172种、兽类72种、两栖类爬行类动物20种。
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陕北人民“靠天吃饭”的模式,人们迎来了全新的生活。
“现在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不出家门也有活儿干、有钱赚。”南沟村党支部书记白涛说,“现在,村里人均年收入超过1.8万元。”
文化旅游、特色农家乐、山地苹果……一系列乡村产业依托当地的好生态发展起来。去年,南沟村累计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500万元,直接带动当地商户增收约15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50.8万元收益。
如今,南沟村发展起以山桃、山杏、山地苹果等经济树种为主的生态农业,兴办10余家林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0多年,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让生态环境向好,还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让老百姓的口袋鼓了起来。”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志华说,“当前,山地苹果、大棚蔬菜、舍饲养殖等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延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1381元增加到2023年的1.6万元。”
退耕还林,久久为功。
今天,延安人民仍在奋力续写黄土高原上的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