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 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 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咸阳:“科技大使”上岗 成果转化加速

来源:陕西日报 2024-10-08 08:20

14163419ae0b6ab45664fe481309198a.jpeg

咸阳勃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操作机器人。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建设以来,咸阳市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从高校、科研院所聘请“科技大使”,通过“科技大使”牵线搭桥,打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渠道,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在咸阳落地转化。

————

9月23日,在位于咸阳高新区的陕西铉光未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铉光未来”)的实验室里,西安理工大学光电测试研究所所长、公司负责人朱凌建正在对一套自主研发的激光干涉仪进行最后的“点睛”。

“是‘科技大使’把我和团队带到了咸阳,助推我们的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用有温度的服务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朱凌建说。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建设以来,咸阳市聚力先行区建设、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大胆探索创新,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聘请272名专家教授担任“科技大使”,搭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交流合作的桥梁,吸引200多项成果落地转化。

借力“大使” 汇聚成果和人才

在“科技大使”李志如的努力下,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李成涛团队的科技成果顺利落地咸阳。

2023年,陕西科技大学前沿学院教师李志如受聘为咸阳“科技大使”,担负起为咸阳“物色”成果转化项目的重任。经过多次调研走访,他逐渐摸清了咸阳的产业基础、政策支持等情况,并推动李成涛团队研发的“水处理专用电催化阳极及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落地转化。

在咸阳市科技局局长杨冲锋看来,像李志如这样分布在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科技大使”,搭建起了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信息互通的桥梁,是推动咸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智囊团”。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咸阳承担着建设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任务。然而,高端人才总量少、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阻碍着咸阳产业发展。

“陕西是高校、科研大省,拥有丰富的人才、科技资源。咸阳与西安和西部科技创新港紧邻,区位优势明显。利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优势资源,聚集高端科研人才,增强科技创新动力,是咸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杨冲锋介绍,咸阳创新提出选聘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担任咸阳“科技大使”,推动校地、校企建立互动交流的常态化机制,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吸引到产业发展中来,提升咸阳产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转化科技成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实现校地、校企互惠双赢。

作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科技大使”主要负责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教授与企业、投融资平台、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开展产学研活动,服务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邀请专家教授参与咸阳市“揭榜挂帅”、调研考察等活动,利用技术优势协助企业破解困扰发展的技术难题。

“科技大使”促进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场。截至目前,“科技大使”累计参与各高校、科研院所项目路演及政策推介活动173场,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显示、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转化科技成果200多项。

主动服务 做优科创生态

今年3月,铉光未来正式入驻咸阳高新区。短短几个月,企业已经和多家单位签订了合同,预计全年合同金额将超过千万元。

“我们自主研发的激光干涉仪解决了国家一等水准标尺激光刻划制造的技术难题,将为光刻机、工业母机、高端科学仪器提供纳米量级至百米范围精确位置解决方案,提升国产高端装备的竞争力!”朱凌建自豪地说。

如果说朱凌建团队落地咸阳源于“科技大使”的牵线搭桥,那么成果的顺利落地转化、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咸阳市一系列“保姆式”的科创服务。

“科技大使”上岗后,如何发挥作用是关键。咸阳市搭建平台,举办高端人才论坛、项目路演,积极承办创新挑战赛等人才、科技成果密集的高端活动,邀请“科技大使”全程参与,让“科技大使”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同时,咸阳市科技局为每名“科技大使”配备技术经理人协助工作,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资源、解难题活动,帮助企业和科研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极大提高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科技成果与咸阳产业对接的效率与成功率。

朱继泉是咸阳市一名技术经理人,铉光未来正是他服务的企业。从“科技大使”那里了解到朱凌建团队的落地意向后,他就开启了“贴身”服务模式。解决办公用地问题、帮助企业注册、提供税务法律服务……高效服务保障了朱凌建团队项目顺利落地。

“通过和‘科技大使’的深度对接,我们搜集到了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努力为这些成果在咸阳转化寻找载体空间,匹配政策、资金、产业链等资源。”朱继泉说。

“一系列暖心服务实打实解决了我们租金、物业、水电及人才公寓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问题,还从融资、税务、法务、运营、产业上下游对接等方面给予帮助,这样‘保姆式’的服务,更坚定了我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朱凌建说。

如今,咸阳市已形成技术经理人、科技顾问、科技大使、科技特派员“四支队伍”,规模达2000余人。他们相互协作,高效地连接起科技成果研发端与转化端,串联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全链条,营造了良好的科创生态。

精准匹配 有效推动产学研融合

成立于2002年的咸阳勃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航空发动机叶片成型精密铸造模具设计、开发、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大使”和技术经理人的共同帮助下,企业和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了多项产学研合作协议。

“企业想转型升级,但寻找合适的技术支撑犹如大海捞针。在‘科技大使’罗永军的协调下,我们不仅与多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还与西安交通大学的专家团队签署了合作协议,将联合建设叶片模具实验室,共同推动行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公司总经理董斌儒说。

自从成为“科技大使”,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咸阳分中心主任罗永军几乎天天“泡”在企业里,每月要走访10家至15家科技型企业。“我们只有真正扎下去,才能收集到企业真正的技术需求,将之与高校、科研院所能提供的技术进行匹配,让科技成果高效融入产业发展。”罗永军说。

“科技大使”极大提高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科技成果与咸阳产业对接的效率与成功率,通过技术转让、“揭榜挂帅”等方式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加快了新产品开发进程,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为咸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和人才资源。

通过“科技大使”牵线搭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秦裕琨院士团队共建“新能源及装备研发院士工作站”,开展项目研发以及产业化推进,为咸阳煤基新材料及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应用提供支撑。西安航空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教授王永锋团队为咸阳宝石钢管钢绳有限公司攻克了钢丝绳高温工作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截至目前,“科技大使”推动技术合同交易登记2243份,成交总额92亿元,收集“揭榜挂帅”项目161项,发榜42项,61个人才团队参与揭榜,解决企业技术瓶颈问题10多项;先后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光机所等36家高校、科研院所在咸阳举办路演、政策推介活动173场,200多家科技型企业落地咸阳,有效推动了产学研融合。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