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书店:老书店释放新活力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4-07-13 08:07
三楼儿童阅读乐园。
在西安钟楼的东北角,矗立着一座有着70年历史的仿苏式建筑,这就是1955年10月正式建成开业的西安市新华书店钟楼书店。它不仅是古城西安和东大街的地标建筑,也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图书门市部。
城市记忆中的文化符号
7月5日,记者来到钟楼书店,发现书店外立面仍保留了玻璃橱窗、苏式浮雕、和平鸽等经典元素,勾勒出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生动画面。
东侧外墙上,有陕西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铭牌,以及书店简介。记者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建成伊始,这里就是城市各类重要文化活动的举办地之一。几十年来,钟楼书店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安人,早已是城市记忆中的文化符号,西安人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情怀,每当提起新华书店就自然而然想起它。
2007年,钟楼书店原址被列为西安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文物,减轻建筑物的负载,2008年3月28日,在原址营业50多年的钟楼书店置换迁址至端履门十字西南角。2014年,书店又被纳入第六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21年8月,书店旧址所在区域提升改造为易俗社文化街区,钟楼书店也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回迁至原址,最大程度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建筑的原貌。
2021年9月10日,钟楼书店在原址重装亮相。改造后的钟楼书店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书店整体设计以“红色传承”“年代记忆”“文化之约”三大主线贯穿,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多元文化空间焕发活力
进入书店内部,仿佛踏入了一个时光隧道。每一层都有独特的主题和功能,一楼是生活美学区,各种地方特色主题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许多游客正在爱不释手地挑选购买。二楼是文学与艺术的殿堂,汇聚了国内外文学精品,是文学爱好者的首选之地,也是整个钟楼书店藏书量最大的阅读区。上到三楼,一抹淡蓝映入眼帘,这里是专为儿童打造的阅读乐园,设有儿童文学、少儿百科、低幼读物三大板块,不少家长与孩子一同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无数亲子共读的温馨画面被定格在他们的人生记忆里。四楼是新华学院区,主要以党建、文教、社科、财经图书类为主,给不同的人群提供知识储备的空间和平台。
成立70年的钟楼书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一些老读者也把收藏的图书纷纷捐赠给钟楼书店。经过整理和陈列,书店将四楼西南角变成了小型的旧书博物馆。记者看到,其中既有《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长征史话》《万水千山》等红色书籍,也有极具时代特色的连环画等各类图书,墙上还悬挂着市民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的书店老照片。站在这里,时间仿佛轻轻回旋,勾起了读者与书店的年代记忆。
让书香飘散在各个角落
钟楼书店始终以提升文化品质,助力书香社会建设为己任,以务实的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到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如今的钟楼书店,环境幽雅,不仅藏书丰富,更是一个集阅读、休闲、教育、展览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
2023年,钟楼书店共举办图书分享会、诗歌朗诵会、民俗文化展示、钢琴演奏等各类文化活动110场。同时,积极推进图书“七进”活动,根据广大读者的需求,精心挑选广受读者喜爱的畅销图书,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让浓浓书香飘散在古城的各个角落。2024年,钟楼书店获得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年度最美书店荣誉。
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实体书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钟楼书店经理王霞说,“钟楼书店会继续坚持以主业发展的核心理念,进一步打造集阅读、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式经营模式,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同时,不断加强书店的数字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书店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面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钟楼书店需要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打造多业态融合发展新格局。”
钟楼书店,这座屹立于西安繁华市中心的文化守护者,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讲述着古城的故事,书写着未来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