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奋斗为党庆生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7-01 08:09

国测一大队:不忘初心,量天测地绘山河

记者 李欣泽

人造卫星在茫茫宇宙中沿轨道遨游,荒漠峻岭中发现石油、煤炭……这一切,都离不开测绘队员提供的一组组由经度、纬度和高程组成的大地坐标。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以下简称“国测一大队”)就是一支扎根西北、作风过硬的国家基础测绘专业队伍。

70年来,国测一大队两下南极、七测珠峰,百余次进驻内蒙古戈壁荒原、西藏无人区、新疆沙漠腹地,徒步行程超过6000万公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及防灾减灾提供了测绘服务保障。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6位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国测一大队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全国测绘工作者和广大共产党员提出殷切希望。”6月27日,国测一大队党委专职副书记尚小琦在国测一大队精神展示室介绍。

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回忆:“2015年,我们在业务、技术、人才队伍转型上面临不少坎。就在这时候,我们收到总书记回信,大伙劲儿一下子鼓起来了。”9年来,在回信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下,国测一大队找准工作定位和业务发展方向,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近期,国测一大队13个作业小组正在杭州市及其周边区县开展杭州市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工程建设及地面沉降监测水准测量工作。

炙热的骄阳下,队员们扛着高精度水准仪,一步一尺地进行测量工作。他们的衣服被汗水湿透,肩膀磨破了皮,脚底出现了血泡……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队员们每天都要徒步测量十几公里。

冰雪严寒、高温酷暑、雪崩雷击、洪水猛兽、山高路险等恶劣的测绘工作环境,并没有随着测绘科技手段的进步发生改变。正如国测一大队入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时颁奖词写的:“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国测一大队用一个个脚印、一滴滴汗水为我国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省级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重力网的布测等构成了国家测绘基准体系,每修一条高铁、地铁、公路,每个人使用的北斗导航,都需要以此为基础。”国测一大队副队长周晓敏说,“我们先后完成了北京、深圳等全国近百个城市的测绘基准建设。”

9年间,国测一大队屡立战功:勇闯“生命禁区”完成珠峰高程测量、实施全国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项目、运行维护自然资源遥感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完成援巴基斯坦国家测绘基准建设技术培训工作,并选派高级技术人员赴巴基斯坦开展技术指导,为援巴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展新质生产力,运用新兴技术手段是国测一大队未来的业务方向。

“城市的测绘基准建设中,我们运用先进的GNSS测量、精密水准测量、重力测量、地形测绘等技术,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精度。”周晓敏说,“我们正在着手实景三维陕西建设,这是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新的发展方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将为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建设提供三维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届时50%以上的政府决策、生产调度和生活规划可通过线上实景三维空间完成。”

“作为一支建设和维护国家测绘基准的国家基础队伍,大队将做好国家测绘基准安全保障,切实保持国家测绘基准的技术先进性、运行安全性和服务稳定性。”李国鹏说,“我们将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获取和应用质效,不断提升大地测量技术体系在重大精密工程等新型应用领域的测绘科技水平和服务应用能力,稳步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步伐,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测绘服务保障和丰富的数据要素保障。”

cf90d0ca-17b0-4fc8-b8aa-074492f6a23a.jpg.2

郭建军和妻子升起第27面党旗(资料照片)。

绿色林海中的第27面党旗

通讯员 闫盘东文/图

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绿色林海中飘扬着一面党旗,那是一抹最动人的红色。

每当“七一”“十一”等重要的日子来临,郭建军一家就要庄严地在林海中升起党旗。

现在,绿色林海的这面党旗已经是第27面。之前的26面党旗是郭成旺老人守护的,去年老人去世后,现在这面崭新的党旗是老人的孙子郭建军更换的。

6月30日,郭建军仰望着鲜红的党旗,回忆起13年前爷爷入党时的情景:“爷爷这辈子很少落泪,但拿到党员证的那一刻却忍不住落泪了,因为他期盼了太久。从24岁开始,爷爷就心心念念要入党,后来因为入党介绍人去世而一再耽搁,直到90岁才入党。爷爷生前常说,‘如今这么好的社会,哪一点不是共产党打拼来的,所以哪怕90岁,我也要入党,党旗照着我,心里就亮堂。’爷爷入党后坚持把一面党旗插在沙梁上。”

毛乌素沙地在蒙古语里意为“坏水”,曾被称为“死亡之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分布在榆林长城一线以北。靖边县正好处在毛乌素沙地南缘,是西北风沙吹入内地的“咽喉”和“关口”。“靖边在沙边,风沙祸害人,白天点油灯,夜里活埋人”,这句顺口溜就是当时的实际状况。

5fea66f3-7c39-4216-ae91-8fa3a78be89e.jpg.2

郭建军和妻子在查看松树长势(资料照片)。

郭建军所在的毛团村位于毛乌素沙地,这里是风沙的前沿阵地,也是沙患的重灾区。上世纪80年代,这里黄沙漫漫,良田和房屋不断被黄沙吞噬。

面对风沙,郭成旺带领家人扛起铁锹,开始了与大自然的抗争。上世纪70年代,郭成旺为村集体治沙护林。上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后,他承包了万亩黄沙地开始带领家人一起治沙。他用双脚在沙漠里踩出16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整整4圈,治理黄沙4.5万亩。

凭着这份坚守和忠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老人先后获得陕西省劳动模范等10多项荣誉。生前,最让老人欣慰的不是这些“军功章”,而是子孙和他治沙一条心,治沙事业有了接班人。

郭建军从孩童时就跟着爷爷治沙种树,治沙成了他一生的事业。

郭建军回忆:“1985年,爷爷积极响应政策承包荒漠,贷款4000多元,买下5万棵树苗,动员全家植树造林。从村里到沙地,来回要走4个小时,每天天不亮,我和爷爷扛着铁锹,拿着斧子,背着树苗,带着干粮就出发了,一干就是一整天。然而,在沙漠上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树苗种下没多久,就被一场大风连根拔起,2000棵树苗仅剩一棵存活下来。村里人都说我们傻。人称‘犟板筋’的爷爷这回又‘犟’上了,他相信能活一棵,就能活十棵、百棵、千棵。现在,那棵我和爷爷最初种下的树,粗到两个人都抱不住。为了种树、护树,我们干脆把家搬到了十几公里外荒无人烟的沙窝里,过上了近乎刀耕火种的生活。直到2016年,这里才开始通电,家里才有了电灯,孩子们晚上再也不用点煤油灯看书写字了。”

郭建军的妻子乔莲琴回忆:“我们就在这个沙窝窝里结的婚。为了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沙窝窝里种树,孩子们在上小学前就没见过沙窝窝外的生人。每次要吃新鲜蔬菜,我就要走十几里路把菜背回村里。上沙梁背着菜往上爬,下沙梁人跟菜一起溜。”

乔莲琴说,丈夫曾在结婚时答应她等孩子出生就离开这个沙窝窝。可如今她都当上了奶奶,依然还在这片沙里种树、护树。

创业难,守业更难。郭建军说,他始终相信党和人民一条心,就一定能守护好这绿色的屏障。

郭建军一家几代人接力,40年如一日地坚持,让4.5万亩沙地变绿洲,用一片绿色的林海诠释着信仰的力量。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