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五月陕西汽车出口量超去年全年!何以爆炸式增长?都卖给了谁?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24-06-28 07:56

image.png

燃油车时代并不显山露水的陕西,凭借着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了新晋汽车产业大省,汽车出口量更是势头强劲、不断攀高。

据最新信息显示,2024年1-5月陕西出口汽车11.5万辆,总值176.7亿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328.9%和160.2%,汽车出口量已超2023年全年(出口9.3万辆)。

记者综合现有数据判断,陕西汽车出口量“5个月10万+”的背后,是陕西新能源汽车“抢滩登陆”的步伐正在加快,我国每出口10辆新能源汽车,大约有1辆来自于陕西!

1

“5个月10万+”

image.png

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光伏产品并称为外贸“新三样”,这两年在出口市场上呈现迅猛增长态势。

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491万辆,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今年前5个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持续增长,达到245万辆,出口总量前五的国家分别为俄罗斯(372542辆)、墨西哥(190897辆)、巴西(159612辆)、比利时(124081辆)、阿联酋(114530辆)。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今年1-5月共出口87万辆,同比增长2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5万台,同比增长31%,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98%,新能源汽车整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分别为巴西(130967辆)、比利时(115318辆)、英国(67956辆)、泰国(54744辆)、菲律宾(45115辆)。

在此背景下,陕西也以“5个月10万+”这一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创纪录出口量,向外界展示了新晋汽车产业大省的硬实力。

“5个月10万+”,陕西是怎么做到的?究竟是哪些国家在买陕西的汽车?陕西出口的又是哪些种类的汽车呢?

这里有来自于西安海关的今年前5个月陕西汽车出口的新鲜数据——

汽车出口种类中,乘用车出口9.8万辆,总值124.1亿元,分别增长988.3%和897%,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8万辆,总值101.6亿元,分别增长13.5倍和10倍。商用车出口1.7万辆,总值52.5亿元,分别下降6.5%和5.3%。

巴西为最大出口市场。对巴西出口汽车58.4亿元,增长11倍。此外,对俄罗斯出口汽车38亿元,增长38%;墨西哥17亿元,增长657%;非洲15.7亿元,增长58.6%;中亚五国14.9亿元,增长58.8%。

水路、铁路运输方式出口均大幅增长。以水路运输方式出口汽车119.7亿元,增长343.3%,占同期全省汽车出口值的67.8%。铁路运输方式出口32.2亿元,增长396.5%,占18.2%。公路运输方式出口24.7亿元,下降28.1%,占14%。

官方信息还进一步披露,东南亚成为汽车出口重要增长点。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大力扶持汽车电动化转型发展,吸引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东盟当地建厂、当地采购、当地销售,东盟已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同时,从中国进口的整车关税也逐渐开始降低,目前东南亚国家对中国产纯电动车的进口税率已基本下降到与日韩同一水平。此外,受益于贸易协定,在东南亚生产整车并出口到海外存在一定的关税优势。前5个月,陕西对东盟出口汽车3197辆,其中电动载人汽车696辆,同比分别增长59.7%和48.7倍。

对比2023年全年的陕西汽车出口数据,可以看出:

1.作为陕西汽车2023年第一出口大户,巴西这一陕西汽车最大海外市场仍然处于强势增加中。

2.伴随着俄罗斯、墨西哥、非洲、中亚五国、东盟的大幅出口增长,除了大洋洲之外,正在“抢滩登陆”的陕西汽车已基本遍布全球六大洲。

3.新能源汽车,已然是陕西汽车出口的绝对主力。相较于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能源车出口87万辆来算,陕西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约占到了10%。

2

谁最能造?

image.png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车得车,此时此刻,不妨为此而付出的坚持和努力点个大大的赞。毫无疑问,陕西汽车出口的优异表现,得益于陕西汽车工业的强势崛起。

1922年1月冯玉祥在西安设立长潼汽车局,后改为长潼汽车公司,下设汽车修理厂。从汽车修配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造车,陕西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渐丰盈,但随着家用车的普及,特别是汽车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后,老实说,陕西本土车企在激烈的拼杀中越来越边缘,也就陕汽算是熬了过来。

2003年,并无汽车制造经验的比亚迪出资2.7亿元收购秦川汽车。自此,在燃油车十分火爆的时代,陕西汽车工业也走上了一条彼时并不为外界看好的新赛道。

2014年,于陕西和全国汽车业都是个有历史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比亚迪开启同时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双模式”战略。吉利汽车也远道而来落户宝鸡,“从此打开了宝鸡生产乘用车的大门”。

image.png

2014年,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拐点,国家层面开始明确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各种政策利好的加持下,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了六位数,自此开始了爆发式增长。

在外省开始纷纷发力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先人一步站在了新能源汽车风口上的陕西,和比亚迪继续深度绑定,扩产能、推新品,尽管2017年7月吉利30万辆新能源整车项目落户西安经开区,但并未改变比亚迪几乎是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局面。

2022年,正好是陕西汽车工业的100年,在10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强势带动下,陕西汽车产量也突破百万量级,达到133.8万辆,从2021年全国第13位跃升至第8位,正式迈入汽车产业大省之列。与此同时,西安也以101.52万辆一举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产量破百万辆的城市,其中,99.5万辆为比亚迪生产基地所产。

对比数据可以发现,陕西的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占到了77%;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西安市则占到了全省产量的99.9%;比亚迪一家更是占到了全省新能源汽车的98%、全省汽车产量的74%。

陕西省工信厅数据显示,2023年,陕西汽车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4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05.2万辆,居全国第三位,新能源汽车占全省汽车产量71.6%。

年产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陕西,只是全国第三,可见新能源汽车有多激烈。那么,新能源汽车,谁最能造?

image.png

记者粗略梳理了2023年汽车产量10大省份,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百万辆的省份有四个:广东(253.18万辆)、上海(128.68万辆)、陕西(105.2万辆)、江苏(104.7万辆),而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50%的省份有三个:陕西(71.6%)、上海(59%)、江苏(52%)。

换句话说,陕西汽车的强势崛起,靠的是占到全省产量超七成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远超吉林、湖北、重庆等老牌汽车重镇。

确实,既然吃老本那么香,何必费老鼻子劲折腾自己呢?

记者注意到,伴随着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狂飙突进,西安日益具备了角逐“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潜质和实力。2021年,上海以63.2万辆一马当先,比同期深圳(29.95万辆)和西安(26.9万辆)总和还要多。2022年,西安以101.52万辆险胜上海(98.86万辆),深圳只有87.47万辆。2023年,次序又变成了深圳第一,上海第二,西安第三。

在省级层面,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跻身前三甲,细分到城市层面,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也是前3名的实力。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版图上,陕西和西安,已是顶梁柱般的存在。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的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相比去年同期产量有所下滑,但2023年完成了全面升级、正加速向新能源车转型的宝鸡吉利,还是与其他汽企的一起努力撑起了陕西汽车整体的稳步增长。

2024年一季度陕西省生产各类汽车33.1万辆,同比增长7.7%,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1.4万辆(2023年第一季度22.51万辆),占陕西省汽车总产量的64.7%。

其中,西安比亚迪一季度汽车产量为19.3万辆,去年同期20.2万辆;陕汽一季度卡车产量3.8万辆,同比增长10.4%;西安吉利一季度汽车产量5.7万辆,同比增长5.4%;宝鸡吉利一季度汽车产量4.3万辆,同比增长178.3%。

记者认为,比亚迪和吉利产量的一减一增中,显示出陕西汽车业的韧性和厚度,传递出令人欣慰的信号。或许可以这么说,以比亚迪、吉利、陕汽三强为龙头的陕西汽车新能源汽车版图正在基本成型。

目前,除了以重型汽车和卡车为主的陕汽之外,陕西的新能源乘用车主力车型有:比亚迪的秦、汉、唐、仰望U8等,吉利的星越L、银河L7、博越L、奔驰smart等。

3

提防被赶超

yDJLscWpWylKzYI8.png

在燃油车时代并无多少存在感的陕西,凭借着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成为新晋汽车产业大省。在记者看来,有两点原因很重要。

一是,先人一步,走在了他人之前,这尤其是体现在当年与比亚迪的合作上。顺道一提的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竞争才刚刚开始,智能网联汽车又成新赛道,陕西能否再抓住这一波机会,已是现实的考验。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陕西动作频频。省科技厅发布的《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围绕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在内,布局建设新赛道概念验证中心;省工信厅制定的《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列出要打造的5个产业集群中也包括智能网联汽车。

二是,得益于链式发展、集群发展,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陕西2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之一,建立起了不错的省内配套生产能力。包括比亚迪、吉利、Smart多个品牌的新能源生产基地都在陕西,尤其是比亚迪西安基地,是全国各大基地中产能最大的。目前西安、宝鸡、咸阳、安康、渭南、铜川及商洛市都在这条产业链上,各显其能,彼此呼应。

西安知名交通广播汽车栏目主持人朱江认为,全国汽车出口量这两年都在增长。陕西比较快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陕西几个汽车基地生产的车型素质较高,产品、技术、价格都远超同级国际品牌车型,竞争力强。二是陕西几家汽车基地基本都是新建或刚刚改造,智能化生产和工艺精度高,生产的车型符合国际化标准,现在国内车市竞争加剧,拓展海外市场是中国汽车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不过,虽然产能大、配套多,可惜的是陕西目前还没有车企总部。如果能引入车企总部入驻,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增长,陕西新能源汽车的这张名片会更响亮。

也要看到,汽车工业,是一个链条长、对GDP、税收和就业贡献巨大的超级产业,除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外,其余各省都已涉足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程度可以用“内卷”来形容。所以,即便是作为成功赶超者,陕西汽车同时也需要提防被赶超,未来,新能源汽车这条产业链还需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使产业链更具韧性。

如此,陕西才能继续坐稳汽车产业大省的位置,也就有更多陕西汽车输往海内外。

记者 杨鹏 常彭朵 王欢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