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陕西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6-28 07:52

6月20日至26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的70余名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深入三秦大地,记录陕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

一路上,记者们边走边看、边看边惊叹,以各自独特视角点赞陕西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变化。

在太白县,高山蔬菜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解锁了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密码。新华社记者刘彤在蔬菜地里时而拍照,时而沉思。“在大菜园里,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工人生产有条不紊。”刘彤说,“在太白县种下的蔬菜通过发达的冷链和物流体系送到粤港澳大湾区,让粤港澳地区人民的餐桌上有了宝鸡的新鲜蔬菜。这提升了宝鸡的品牌影响力,也让优质的农产品远销省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宝鸡生态农产品借船出海,走向世界。”

安康地处秦巴腹地,河流众多,沟溪密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记者来到安康瀛湖,了解当地河湖管护治理工作。“来到这里虽然只有半天时间,但我对安康的印象非常深刻。安康在生态治理上所做的工作和努力,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杨景皓说,“通过对相关部门和周边群众的采访,我了解到大家为瀛湖保护治理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通过保护环境,安康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我在这次报道中会重点突出这个成就,希望通过我们的平台把这个经验介绍给更多国际受众。”

“引汉济渭工程让长江和黄河在陕西‘握手’,用跨流域调水解决长期困扰陕西关中地区的用水问题。各种水利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不仅改善了陕西的生态环境,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光明日报记者李洁表示,她将持续关注陕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三秦大地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报道。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站长秦峰表示,这次采访的一些地方,他曾经去过。这次再来,他有了新的感受。“如今,黄土高原主色调进一步由黄向绿转变。通过采访,我感受到了三秦人民为实现绿水青山,几代人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贡献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久久为功的坚守和执着。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陕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之以恒保护生态环境的不懈努力。生态环境的好转也造福了当地百姓,提升了人居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整体上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秦峰说。

“从西安市鄠邑区的村民开乡村咖啡馆,到安康市瀛湖镇的渔民上岸变身果农发展林业经济,我看到了陕西在生态环境改善过程中群众生活的改变。以前只通过文字材料、数据了解陕西在生态保护中的做法与成绩,很少有机会走进这样的场景中,真实记录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细节。以后,我会更加关注陕西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中新社记者杨英琦说。

中国青年报记者王钟的走进位于周至县的黄池沟配水枢纽。他看到偌大的分水池内,一泓碧水清澈纯净、波光粼粼。王钟的说:“作为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得细致周到,科学运用鱼道等方法,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让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这种做法值得点赞。”

“陕西以超前的观念和先进的科技手段,使黄土高原上的丘陵山川由黄变绿,原本贫瘠的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中国妇女报甘肃记者站站长袁鹏表示,他深深感受到一代代水利工作者和当地群众以治水、用水为课题,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水是农业的命脉。关中、陕北地区普遍干旱缺水,探索推进高效节水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洛川县槐柏镇度古村洼里组‘飞天’苹果基地,现代化的矮化栽培模式配套智能化的滴水灌溉系统,让苹果更高产、种植更省力;在米脂县高西沟村,‘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模式解决了谷子、苹果生长关键期缺水的问题;在榆林市榆阳区大纪汗村,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将沙漠变良田。这些高效节水农业的探索,实现了节水、节肥、增效的目标,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了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农民日报陕西记者站副站长胡明宝说。

“生态环保工作是‘共享共治’的过程。在宁强县,我看到村民几十年如一日,自发地参与水源地保护工作。优良的生态也为村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可见,好的生态承载着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检验生态保护工作成效的标准也应该是老百姓的获得感。”中国日报记者张莉说。

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记者,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思表示这次采访收获很大。“作为一名江西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黄土高原,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陕西人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勇于探索,发展旱地节水农业,利用鱼鳞坑、水平阶等水土保持工程,为荒山披上绿装,让陕北高原也能拥有千亩稻田,成为塞上江南。水保人在水土保持方面十几年如一日的探索和付出,让我很敬佩。”

采访过程中,记者们根据自身实际边采访边发稿,推出了形式多样、深浅结合的新闻报道,同时对重点稿件进行了全网推送,生动地反映了陕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效。

(本报记者 秦骥 陈嘉 申东昕 文超)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