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篇】榆林:在千沟万壑的土地上营造绿意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4-06-27 14:52

榆林是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城市,九曲黄河和万里长城的磅礴气势为它带来了无尽的力量,大漠风光和黄土风情的碰撞为它涂抹上壮美的颜色。然而,榆林也曾被漫天黄沙和贫瘠的黄土地所困扰。

6月26日,当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采访团来到这里时,看到的是满地满坡葱郁的绿色。而这绿色是一代代榆林人在黄土高原上接续努力,修水库造梯田,植树种草逼退黄沙结出的硕果。

b85ab72158b2cd5dd6a3cc21c53b0263.jpeg

来到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村官林”。“我们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村,现在有生态林2300亩,经济林1000亩,大淤地坝126座,林草覆盖率70%。2023年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3470元。”高西沟村原专班负责人周文东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从周文东的话中不难看出,高西沟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已深深地刻在了高西沟人的基因里。

在高西沟水保生态展馆里,看着一张张老照片和黄土高原地形地貌的展示模型,记者对高西沟曾经有过的恶劣环境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6675b3d2815b07207b2e83cef57d3d44.jpeg

“最开始,是在沟里打坝,想拦住洪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丰收的甜头还没尝多久,大水一来,坝就被冲垮了。高西沟人很快总结经验,认识到必须先治沟再治坡,修水平梯田是治理坡面的根本措施。于是,在山顶缓坡建台地,修水平梯田。”高西沟村第一书记常静向记者介绍。

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高西沟人对生态环保的认识更深了。“沟底打了坝、天旱地不怕,淤积一寸泥,可担百担肥”“抓土不抓水,大旱吃大亏”,一个个短小精悍的顺口溜中蕴含着高西沟人水土治理的智慧。

如今,高西沟积极践行生态环保理念,不断创新发展,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入手,发展了“三二一”模式,即林、草、粮的用地比例为3:2:1,实现了“泥不下山、洪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把一个地表破碎、土地贫瘠的秃山沟治理成山青水秀、旱涝保收的“陕北小江南”。

c218059f420b4307058905baa89fd1a0.jpeg

来到榆林市榆阳区的小纪汗林场,一望无际的绿色映入眼帘。这片林场主要由樟子松组成,适宜在沙漠中生长。据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介绍,该林场始建于1958年,拥有固定苗圃地1800亩,营林总面积36.6万亩,是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点林场之一。2009年以来,该林场新建苗圃1000亩,累计营造以樟子松为主的针叶林21万亩,完成森林资源管护36.6万亩,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bb0de2ae09cbc9a463b003511e6cae5b.jpeg

榆林市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点地区。历经40余年的艰苦奋斗,榆林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经取得巨大成效,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共同提高。

截至目前,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36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1977年的12.5%提高到36%,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四条大型防护林带,沙区860万亩流沙基本得到治理,实现了局部区域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由1977年的3.6亿吨减少到现在的2.12亿吨。

榆林,这个曾经千沟万壑的土地上生长出绵延的绿意……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