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回响 | 绥德县非遗陈列馆:艺术之乡的“宝贝计划”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4-28 09:10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 习近平

我的心里话

陕北说书艺人 李康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陕北说书非遗传承人,这几年,我给过去靠哼唱流传的曲目编写简谱、录制示范视频,还走进校园,给孩子们用麻扎扎、甩板唱《两只老虎》,不断丰富传统技艺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我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陕北说书更好地传承下去。(记者 王晨曦整理)

94294857df967ae1dfa9b787dec4f048.jpeg

学生在绥德县非遗陈列馆参加研学活动(资料照片)。 绥德县文化馆供图

3月27日,天色渐晚,位于绥德县城东南的“天下名州”石牌楼下逐渐热闹起来。

三五成群的人们从县城的各个方向聚拢过来。杂货店老板、建筑工人、出租车司机……随着嘹亮的唢呐声响起,大家手举小花伞,迈开十字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绥德非遗秧歌花轿队队员。

“是排练,也是休闲,这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绥德非遗秧歌花轿队负责人刘强说。在他身后,高大的石牌楼傲然矗立,围观的孩子和着欢快的音乐扭得有模有样。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考察时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秧歌之乡、石雕之乡、民歌之乡、唢呐之乡、剪纸之乡。近年来,聚焦非遗“活化”与传承,绥德县不断创新形式,传艺兴才,让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熠熠光彩。

一錾一凿 守艺术根脉

坐落于绥德县文化馆院里的非遗陈列馆不大,但集纳了秧歌、石雕、民歌、剪纸、唢呐等陕北特色民间艺术。

走进陈列馆,一个个憨态可掬的炕头狮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是我们陕北民间传统的石雕‘吉祥物’。”44岁的鲍海东说。鲍海东是绥德石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列馆里的不少炕头狮出自他之手。

绥德石雕艺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錾一凿,不仅雕出了一件件艺术品,也雕出了一个个石雕匠人的人生轨迹。

13岁跟随绥德石雕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鲍武文学艺以来,鲍海东已经跟石头打了半辈子交道。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他手中,锤一锤、凿一凿,用不了多久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石雕是绥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天下名州”石牌楼正是绥德石雕技艺的集中展示。“建石牌楼时,我们组织了200多名石匠,雕了1168块石头,几乎用上了所有的雕刻技法。”鲍海东说,在他看来,石雕是绥德人赖以生存的“根脉性”艺术。手艺人以錾为笔,以石为纸,将陕北人的生活、精神展现在精美的石雕艺术中,代代相传。

30多年来,鲍海东雕刻了上千件石狮子,对石雕技艺也有了一些新想法。

吹唢呐的炕头狮、拿寿桃的炕头狮、敲锣打鼓的炕头狮……在鲍海东的巧手下,原本作为“拴娃石”的炕头狮有了更多形态,也更富有时代气息。

如今,绥德石雕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全县石雕从业人员1000余人,全产业链年产值1.5亿元。

这几年,鲍海东将发展重点放在了手办等新鲜事物上。“石雕手办更加小巧也更加多元,对年轻群体很有吸引力。”鲍海东说,“制作石雕手办既能拓展市场,也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让石雕手艺更有吸引力。只有与时代相结合、与大众需求相匹配,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些‘老手艺’。”

从手艺人到“守”艺人,鲍海东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如何守护好艺术之乡的非遗宝库也是绥德县一直在思考和努力回答的问题。绥德县文化馆非遗办主任延保霞告诉记者,县上多次组织人员下乡摸排,发掘出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并对其进行专业化的辅导培养,如今不少人已成长为非遗传承人。

边说边唱 赶文化“新潮”

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年多,说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非遗陈列馆的那一天,49岁的魏雄雁依旧激动不已。

“当时我们以陕北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为曲目,表演了一段陕北秧歌。大家情绪高昂,秧歌扭得格外卖力。我们一定努力把陕北秧歌传承好、发扬好。”魏雄雁说。

魏雄雁是绥德县文化馆的老艺人,年轻的时候曾当过医生,最后还是选择传承陕北秧歌。

“我觉得陕北秧歌是动作与情绪的共鸣,通过舞步、表情将情绪表达出来。这是陕北秧歌深受群众喜爱的关键所在。”提起秧歌,魏雄雁这个原本有些木讷的陕北汉子,眼里突然有了光,说到激动之处还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举手投足间颇有神韵。

对于陕北人来说,秧歌已经融入了基因。

在陕北秧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贺世成看来,陕北秧歌有一种“自娱自乐”的属性,是群众生命力的展现,体现着陕北人骨子里的热情、质朴和豪迈。

“以前的陕北秧歌,像是一对青年男女相互熟悉的过程,动作扭扭捏捏。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秧歌动作里增加了大开大合的跨越步,更符合现代青年的姿态。”贺世成说,陕北秧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顺应潮流,既守得住传统,也跟得上时代。

这些年,为进一步做好陕北秧歌的创新性传承,让更多人喜欢、参与陕北秧歌,魏雄雁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形体到神态,精抠每一个细节。他也毫不藏私,遇到秧歌爱好者上门“求师”,便悉心指导。除此之外,他还走进校园,带着孩子们跳健身秧歌。

目前,绥德全县有超过20支秧歌队,从业者1000多人。在榆林古城举行的全国秧歌展演中,绥德秧歌队赢得满堂彩;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魏雄雁帮当地100多位村民排练了4套完整的秧歌节目;在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上,陕北秧歌惊艳全场……

不只是秧歌。说书艺人李康紧跟时代,创作出以“骑电动车戴头盔”为主题的现实作品;泥塑艺人王维生,每周去中小学给孩子们上泥塑课,丰富校园文化;70岁的陕北民歌歌手薛林才,上午挖玉米秆、下午放羊,而后吼出一嗓子的豪情……

在绥德,这些与时俱进的非遗技艺正在塑造一座城市最具体的形象。

且“传”且“融” 助非遗“破圈”

“蓝格莹莹的天,红格艳艳的花,粉嘟嘟的脸蛋蛋羞答答……”3月28日,在绥德县远竹中学,绥德县级陕北民歌传承人朱海娥正在给初一年级的学生教唱民歌。30分钟的时间里,朱海娥一句一句领唱,还给孩子们讲解乐理知识和发声技巧。

“唱就是说,说也是唱。这首歌曲调欢快,就算不懂乐理知识也能很快学会。”朱海娥告诉记者,“歌词用的是方言,基本上听一遍就能跟着哼唱了。”

这是绥德县推动非遗进校园的一个缩影。“我们每年都会组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反响特别好。”绥德县文化馆副馆长闫慧说,“我们希望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让非遗项目焕发新的生命力!”

让非遗走进大众视野、融入群众生活,就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为此,绥德县积极搭建非遗保护传承平台,建成省级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单位1个、省级非遗项目传承单位3个、省级非遗工坊4个、非遗传习所(基地)12个,并常年开展非遗传承实践、展览展示和互动体验等活动,让非遗深入群众、融入生活。

“我们县在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的质量和数量上在陕北占绝对优势。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我们责无旁贷。”绥德县文化馆馆长雒胜军说。

目前,绥德县有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10大类89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3项,传承人5名;省级非遗名录11项,传承人15名;市级非遗名录23项,传承人61名。

立足丰富的非遗资源,绥德县实施“匠心传承计划”,每年举办秧歌、剪纸、唢呐等技艺提升培训班,常态化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提高技艺水平。

不仅如此,一项更为宏大的“宝贝计划”正在绥德悄然落地。

近年来,绥德县不断探索推进“非遗+”产业发展,通过农业、旅游、文化演出等产业与非遗项目的结合,大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组织开展“我在绥德过大年”“中国绥德国际石雕艺术节”“非遗年会”等多种形式的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以节造势、以势促游、以游招商、以商兴市,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县域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宽绥德非遗产业发展渠道,先后打造了鲍武文石雕、武燕剪纸、“郝字号”等非遗品牌,推进非遗资源优势向非遗产业优势转变。

从非遗技艺到非遗产业,从精神财富到物质财富,绥德“宝贝计划”正搭建起连接非遗与大众、非遗产品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

唢呐声声,锣鼓阵阵。春日的陕北大地生机勃勃,高亢的信天游穿过圪梁梁,格外绵远悠长。

(记者 刘印 王晨曦 李静茹 榆林传媒中心记者 任惠 马露露 绥德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丹)

记者手记 | 续写更多非遗故事

采访期间,记者走在绥德县城,随处可见大街小巷的石雕装饰,广场上当地人跳着具有陕北秧歌元素的广场舞,还不时听到人们随口哼唱的陕北民歌。我们深深感到,非遗就在当地人的身边,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非遗传承已刻在了当地人的骨子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新时代的非遗故事。

石雕传承人鲍海东用心与石头对话,不断创新,靠着精湛的技艺“点石成金”,让绥德石雕畅销国内外;

剪纸传承人曹毛女用剪刀创造出质朴的美,诠释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用剪纸艺术造福社会,带动更多妇女靠剪纸技艺致富;

秧歌爱好者刘强组建秧歌队,将爱好变成了事业,让陕北秧歌走向更远的地方;

多所中小学开设了秧歌、剪纸、泥塑、陕北民歌等非遗社团,非遗项目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非遗志愿者到乡村进行文艺演出,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

……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具象化,也看到了当地人对于非遗刻在骨子里的热爱。正是这种热爱,让一个个非遗项目“活”起来、“火”下去。同时,一场场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精神力量。

立足传统,守正创新。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正牢记殷殷嘱托,努力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非遗,不断续写更多的非遗故事。(刘印 李静茹)

记者手记

续写更多非遗故事

刘印 李静茹

采访期间,记者走在绥德县城,随处可见大街小巷的石雕装饰,广场上当地人跳着具有陕北秧歌元素的广场舞,还不时听到人们随口哼唱的陕北民歌。我们深深感到,非遗就在当地人的身边,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非遗传承已刻在了当地人的骨子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新时代的非遗故事。

石雕传承人鲍海东用心与石头对话,不断创新,靠着精湛的技艺“点石成金”,让绥德石雕畅销国内外;

剪纸传承人曹毛女用剪刀创造出质朴的美,诠释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用剪纸艺术造福社会,带动更多妇女靠剪纸技艺致富;

秧歌爱好者刘强组建秧歌队,将爱好变成了事业,让陕北秧歌走向更远的地方;

多所中小学开设了秧歌、剪纸、泥塑、陕北民歌等非遗社团,非遗项目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非遗志愿者到乡村进行文艺演出,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

……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具象化,也看到了当地人对于非遗刻在骨子里的热爱。正是这种热爱,让一个个非遗项目“活”起来、“火”下去。同时,一场场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精神力量。

立足传统,守正创新。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正牢记殷殷嘱托,努力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非遗,不断续写更多的非遗故事。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