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环境|榆林市市场监管局:紧盯经营主体需求抓落实
来源:陕西日报 2023-12-28 08:41
12月19日,佳县老常家手工挂面加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正忙着晾晒挂面,空气中有阵阵麦香。
“我们家制作的手工挂面采用祖传手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还远销省外。以前我们是家庭作坊式经营,生产规模小,年产挂面1.5万余公斤,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佳县老常家手工挂面加工厂负责人常晓波说,“在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帮扶下,我们转型升级为企业,扩大了加工厂房的面积,对生产设备也进行了整体提升。目前,我们年产手工挂面9万公斤,年产值近120万元,年收入是之前的4倍。接下来,我们将开办分公司,积极拓展市场。”
今年以来,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结合市场监管职能,盯发展、促改革、抓落实,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
榆林市市场监管局畅通服务渠道,开展“进千企万户优服务促发展”“四送一服”(送政策、送思路、送信息、送服务,服务企业发展)等活动,紧盯经营主体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制定“三送三上”(送政策法规上门、送维权告示上墙、送温暖服务上心)工作机制,推动市场监管领域各类政策精准送达经营主体。
榆林市目前有个体工商户24.31万户,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65.33%。为助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该局围绕“个转企”工作,深入基层进行督导调研。针对一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该局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率先出台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奖励资金实施方案,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按规定予以奖励。
同时,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不断降低经营主体准入门槛。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4.93万户,同比增长5.15%。其中,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27万户,同比增长3.59%。
为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今年以来,榆林市全面推行“联合+随机+信用”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着力加强经营主体事中事后监管,不断规范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检查行为。
“‘进一次门、查多件事’使企业接受相关检查的次数较以前大幅减少。市场监管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全程留痕、公正公开,指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让企业在经营中少走弯路。”榆林市蒙赛尔服饰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石惠中说。
榆林市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吸引了不少西安企业前来投资。截至目前,有1100余户在西安市登记注册的公司在榆林市设立子公司。为防止多头重复检查,榆林、西安两市探索开展跨区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旨在打造一体化监管执法体系。两市市场监管部门、税务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共抽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15户,对应母公司15户,对相关企业登记事项、公示信息以及涉税事项开展联合检查,检查完毕后两市实行检查结果互通。
深入实施跨区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助于形成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监管工作机制,在提升政府监管效能的同时,为企业减轻了负担。
记者手记
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
榆林市市场监管局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力求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良好的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发展环境,助力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该局坚持主动靠前、精准服务,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普遍存在的、治而未绝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着力深化企业开办、歇业、注销以及食品经营企业准营等“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努力把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要想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应情系于民、问需于民、为民纾困,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以方便群众和经营主体办事为导向,多措并举,真心为民办事、为民解忧;应紧扣群众及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找差距、补短板,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政务服务,为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环境,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