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来源:陕西日报 2023-06-06 10:44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目前,西安市185个司法所全部完成“六好司法所”创建,其中57个司法所被命名为全省“六好司法所示范单位”

59b28018-f245-42fb-9657-c0a0a315a775.jpg.2

5月17日,在西安市雁塔区司法局大雁塔司法所内,群众在办理业务,咨询法律问题。受访者供图

603691fe-d65a-4d51-868f-5641d2ce130a.jpg.2

5月30日,西安市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系列宣传活动,为群众发放法治宣传品。 本报通讯员 陈楠摄

记者 陶玉琼

“觉得这儿特别亲切!要不是有司法所的同志帮忙,我心里的石头咋能这么快就落地嘛。”6月1日,某环保公司操作员马德荣路过西安市莲湖区司法局西关司法所时,不由停下了脚步。

今年2月15日,一起因工伤引起的赔偿争议纠纷,在莲湖区司法局西关司法所干警和流动仲裁庭仲裁员主持下调解成功,因受工伤导致10级伤残的马德荣如愿拿到了16万余元的各类补偿。

“将劳动仲裁庭开到家门口,实在是惠民又利民的大好事。”马德荣连连赞叹。

司法服务“触手可及”,矛盾就近就地得到化解,人民群众顺心暖心——如今,这样的基层法治故事每天都在西安市185个司法所上演。

统筹推动

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窗口单位,也是司法行政机关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按照省司法厅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要求,西安市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写入法治政府创建方案,纳入市委书记点评法治建设内容,作为司法行政强基工程一体推进。

“我们下大力气抓基层阵地,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不仅让司法所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服务群众、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西安市司法局副局长张兴平介绍,全市185个司法所核定政法专编629个,先后招录选调公务员、配备辅助人员300余人,并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设施建设,业务用房面积均超120平方米,“六室一站”设置更加齐全规范。

目前,西安市185个司法所全部完成“六好司法所”创建,其中57个司法所被命名为全省“六好司法所示范单位”。西安市鄠邑区结合秦岭生态保护需要设立的森林旅游景区司法所,成为全省首个景区司法所。

创新履职

实现司法所工作高效运行

司法所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规范运行尤为重要。

西安市司法局局长苏国峰说,西安市司法局积极落实司法部、省司法厅和西安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印发司法所6大项11项职责“清单”,在全省率先梳理出《司法所“六室一站”制度职责流程清单》,明确所务管理、工作制度、流程台账等方面标准。同时,通过统一“六室一站”内部标牌格式、悬挂制式的“所务公开栏”,积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严标准、抓规范、树形象、促创新推动司法所工作规范运行、高效运转,赢得群众满意。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深入推进,司法所职能日益拓展,成为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神经末梢”。

今年以来,在西安市新城区卫民社区,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流动司法所“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将群众关心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热点送到社区居民身边。

新城区司法局解放门司法所所长和秋奎介绍,因辖区老旧小区院落较多,老年人行动不便,他们便以流动司法所的形式坚持每月到辖区巡回开展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等活动,将法治宣传送到群众家门口,不断强化群众学法、守法和用法意识,推动基层法治建设。

针对新时代法治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西安市司法局探索推动在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公证受理点和立法意见收集箱,方便服务群众办理业务。2月28日,西安市司法局印发文件,在全省率先明确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职责、监督内容和方式等,推动镇(街道)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5月17日,在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例会上,碑林区司法局文艺路司法所所长茹毅强受街道委托,组织了会前学法,就《陕西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作专题讲解。与会人员边听边记,神情专注。这样的场景,如今已在基层街道成为常态。

“目前,会前学法已形成制度,街道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茹毅强说,去年以来,司法所共为街道提供法律意见63条,参与行政执法监督7场次。

服务大局

展现新时代司法所新作为

作为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窗口单位,司法所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首道防线,是普法依法治理的一线阵地,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

5月22日下午,西安市临潼区斜口法庭联动斜口司法所,通过释法明理,耐心化解了一起拖欠3年之久的工程款问题,用20万元钱款的落地解了当事群众的“烦心事”,也彰显出司法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成效。

近年来,西安市司法局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了一支以周建玲、张兴无等人为代表的金牌调解员队伍,积极让调解力量参与基层矛盾化解。3年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13万余件。2022年,西安市司法局被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评为“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为进一步融入基层法治建设大格局,西安市依托司法所建立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185个,3153个社区(村)全部配备法律顾问,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12345热线并网双号运行,以“线上+线下”模式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全市司法所累计为镇(街道)提供法律意见1900余件,参与审核规范性文件1730件,基层行政执法监督201场次,指导制定村规民约569件,并先后形成了莲湖区“1133”社区法律顾问、雁塔区“网格+司法行政”、新城区“萤火微光·法治联盟”、临潼区人民调解“1613”新模式、阎良区网格员调解员“双员联动”等一批各具特色、体现创新的基层法治建设经验品牌,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推动西安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统筹谋划,积极担当作为,推动司法所建设高质量发展,助推基层法治建设提档升级和市域高效能治理。”西安市委依法治市办常务副主任、西安市司法局党组书记赵夏表示。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