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企业家变身“电话招商员”
来源:陕西日报 2023-02-27 07:12
“衡量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看投资者愿不愿意来投资、敢不敢扩大投资规模,更要看投资者会不会主动成为招商引资的宣传者。”2月20日,三原洋宜浩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生银说。
这句话不是凭空臆造,徐生银有切身体会——他就是通过三原县一位企业家的介绍,才来当地投资建厂的。
此前,在外地投资的徐生银,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时拿不到建设用地手续,不得不考虑更换厂址。三原铁马公司总经理曹银萍知道后,电话邀请徐生银来三原考察,并微信发去三原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徐生银很受感动:副县长蒙小卫和县招商局局长文峰早早就等在路边,陪同徐生银考察,讲解三原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并结合工业产品运输距离等要素提出选址方案,这让徐生银很快选定了一块50多亩的“标准地”作为新厂址;新厂房开工建设后,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几乎每周来看进度,送来“打包”的个性化利企政策,现场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
政务公开是政务服务的第一步。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咸阳市在政务的主动公开上提精度、服务公开上添温度、信息公开上增力度,各县(市、区)结合实际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让群众和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我以前就是吃了不太懂政策的亏,要不然也不至于一直拿不到建设用地。”徐生银笑着说,“来三原后,政府部门经常来人上门解释政策,我也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府部门微信群深入了解政策,感觉发展的思路更畅了。”
即使受疫情影响,从拿地到新厂房竣工,徐生银也只用了不到1年时间。现在企业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等3月份大型冲压设备、800吨数控折弯机、1.2万瓦激光切割机等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完毕,就能满负荷生产了。
土地、设备、资金和技术人员队伍,是影响“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徐生银前期投资已达2.68亿元,资金运转方面遇到了困难。他在手机上打开三原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通过公开的政务信息,联系到三原县发改局、科技局。两家单位及时帮助徐生银对接金融机构,依规协调解决了2000万元贷款。这又让徐生银深受感动。
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是我省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的重要方面。咸阳市及时把政务公开“便民利企”的要求升级为“为民助企”,提出政府部门要主动公开、精准公开,变过去的“企业要政策”为今后的“送政策上门”,积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咸阳市政务公开办主任张振宇表示:“政府服务公开就是自我革命,革除存在的弊端,不断探索优化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距离三原洋宜浩车业有限公司不太远,还有一家车企——陕西建科方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各种不同型号的汽车零部件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经过检测、包装,运往产业链下游企业。
公司技术质量副总经理何晓明介绍,1月,下游企业的产品需求量增加了五六倍,2月的需求量比1月的更大,3月的订单还在增加。“我们正在马力全开抓生产,把疫情期间的损失补回来。”何晓明说。
全力抓生产,企业能顾得过来吗?面对这个问题,何晓明笑称他们有“秘密武器”——当地多个政府部门都有为对应企业提供服务的微信群。在这些微信群里,政府部门会第一时间公开中央、省、市、县最新政策,并进行通俗化解读,还会点对点提醒相关企业符合哪些减税降费条件、享受哪些政策优惠,并通过网络收取申报材料,避免企业工作人员来回奔波。
“好多文件打印出来还是热的。”何晓明形象地说,“同时,研发费用申报、工程系列职称评审、高新技术企业火炬统计工作培训,诸如此类都可以在网上完成。目前,我们正在申请成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已在网上完成初审。”
有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准服务,三原洋宜浩车业有限公司、陕西建科方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更坚定了,干劲更足了,对当地的营商环境也越来越满意。这不,最近江苏一家汽车座椅生产企业打算异地迁建,企业负责人和徐生银是朋友。徐生银马上电话联系:“相信我,来三原投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