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倾听“拔节”的声音

来源:陕西日报 2023-01-05 08:28

在汉中市滨江实验小学老师眼中,每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校秉承“最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这一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互赋能、独立生长的教育生态。学校和老师理解、尊重孩子,引导他们自律、自主,努力成长为有中国心、有世界眼、有未来适应力的地球公民。

每一朵花都精彩绽放

2022年12月16日,汉中市滨江实验小学近270名一年级学生在线上齐聚一堂,参加“心若有所往 何惧道阻长”2022年秋季学期学生激励大会。大会引导学生勤奋自律,成为更优秀的人。

“几个月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涌现出了许多语文学习之星、数学学习之星、阅读之星、书写之星、纪律之星、礼仪之星、运动之星、自律之星、课堂之星、口才小达人等。希望大家能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成长,志存高远,心怀家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校长张燕用亲切的语言激励每名学生快乐成长,勇敢追梦。

“最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要为他们选择适合的土壤,引导他们找到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律自强,向阳而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张燕告诉记者。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在每日的德育课上,师生一起话成长、夸进步。看见每一个、激励每一个、成就每一个,一个都不少是老师们永远不变的教育初心。

汉中市滨江实验小学是汉中市委、市政府2021年“四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地处汉台区虎桥西路延伸段与沙沿路交会处,占地面积40亩,规划设计36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620人。2022年9月,学校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有近270名一年级学生在读。

“学校目前招收的都是一年级新生,第一学期我们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和激励孩子自律自强,让学生能够拥抱理想,展望未来。”滨江实验小学课程中心主任汪杰告诉记者。

做真实有温度的教育

汉中市滨江实验小学建立“一核五自”育人体系,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通过“德育自治”“智育自主”“体育自强”“美育自塑”“劳育自创”等五大途径,营造全程、全域、全学科、全环境的育人场域,倾听生命“拔节”生长的声音,做真实、有温度的教育。

“今天有一只可爱小羊来学校了!”同学们一放学,就忙着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们所说的小羊是一年级生命创新课程的研究对象。

“亲近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的小羊刚一进入校园,就成了学校的‘小网红’。孩子们给小羊喂食,和小羊一起玩,给小伙伴介绍小羊,特别开心。”科学组教师余文向记者介绍这堂有趣的生命课程。

“喜羊羊和小羊头上都有角,那它们是同一种羊吗?它是什么品种?它喜欢吃什么食物?你们能给它取个名字吗?……”科学组老师紧抓教育契机,带孩子们开始了“羊羊大探秘”。

“我想叫它小白,因为我发现它喜欢吃白菜。小羊喜欢吃的食物有卷心菜、萝卜、青草和白菜。”通过观察和思考,一年级六班的张歆冉同学,在“校园里来了一只羊”主题探究单上,写下了自己的观察笔记。

同时,美术课堂上,师生共画“我心目中的小羊”。一只只调皮、可爱、有个性的小羊呈现在孩子们笔下。同学们还用排箫演奏《玛丽有只小羔羊》,合奏出一曲自然与生命的赞歌。一粒粒关于自然教育、生命教育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悄然萌芽。

余文说:“ 生命课程是对学生集中实施生命教育的一种综合性课程形态,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学校积极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致力于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兴趣的引领下,让孩子们学会观察、思考、质疑、探究、表达、创造……在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汉中市滨江实验小学本着“一切发展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紧密围绕“中国芯”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创新课程形式和内容,将创新的意识融入课堂和校园文化中,让课堂焕发活力。

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2021年以来,汉中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基础学位保障工程,把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摆在办好六件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之首,部署、推动、落实。

汉中市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充教育资源容量、补齐学位保障短板、改善提升办学条件,着力破解“入学难”、消除“大班额”问题,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期盼,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全力推进汉中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下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任务271所(其中新建101所、改扩建170所),净增学位7.8万个,其中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100所,净增学位4.9万个。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学校幼儿园空间布局,重点在城市开发区、新建居住区新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继续对中心城区现有老校名校实施改扩建,完善提升功能布局,巩固提升老校名校办学质效。

通过打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形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规模适当、优质均衡的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在扩充学位供给总量的同时,汉中市不断改善教育资源供给质量,引进西安高新教育集团来汉中合作办学,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区域性品牌学校,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成学校幼儿园合作办学项目4个,办学性质全部为公办学校。

全市组建教育集团167个。新投用学校全部纳入所在地教育集团,强化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强带新引领作用,放大“名校+”“名师+”辐射效应,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弱校、新校的师资、质量和管理水平。

落实“双减”减负提质。汉中市不断挖掘校内特色教育资源,探索构建学科辅导、社团活动、一班一品课后服务课程体系,聘请447名社会人士开设特色课程,组建特色社团,努力提升课后服务质效。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双减”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制定《“双减”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建立劳动实践基地267个,增强研学实践、劳动教育育人成效。规范培训行为,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399所压减至47所,压减率88.22%。

实施学校建设工程,极大地解决了汉中市基础教育学位供给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整体提升中小学校幼儿园办学办园品质,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郭妍)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