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建设秦创原 当好主力军(三):联合创新 “两链”融合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08-07 19:09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刘权锋 刘康 赵辉)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汇聚了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以及竞争类企业等创新要素。集中进驻秦创原后,省属企业把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两链”融合开展联合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担当国家使命、力促陕西转型、加快企业发展。
在进驻秦创原后,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设立了陕西电子联合创新中心,线上线下定期发布企业需求,举行校企碰头,推进与高校院所的对接合作。
陕西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刘戈:“秦创原是一个总窗口,我们联合创新中心是我们的集团层面的总窗口,我们企业的需求可以在这里汇集,高校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在这里汇集,通过这个窗口促进需求和成果的对接,这样能更高效地实现‘两链’融合。”
结合企业需求,陕西电子信息集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西电集团联合成立了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针对第3代半导体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在联合方式上,几家单位共同参股、利益相同、目标一致。
陕西半导体先导中心副总经理田鸿昌:“我们上游的原创性的成果,一定要尽快地去推广,去介绍给下游有产业化应用需求的机构,而产业化应用需求的下游端,也要尽快地把需求反馈给上游原创性研发的机构,以此来快速地推动产品以及产业技术的迭代。”
进驻秦创原后,秦川集团很快与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对数控机床,特别是磨齿机及其核心功能部件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秦川集团总裁助理曾冉:“对标国际一流,解决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实现产品的高端化,产业化,实现进口替代。”
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赵万华:“主轴转速,齿轮磨齿的精度和效率,都有一些核心技术在制约着,那么我们是希望能开发出来一款能够跟世界一流产品抗衡,不论是它的质量,它的精度还是它的效率成本上。”
秦川集团的发展战略是产品生产一代、销售一代,同时要储备和预备研发一代。这次合作,双方着眼长远和市场需求,力求通过联合创新,打通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堵点,实现产品更新迭代,推动企业形成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赵万华:“我们这个‘两链’融合,研究院的重点是打造技术链,那么创新链是在高校里面的,高校的创新链通过研究院多次迭代,把技术成熟以后,再输入到产业链中,也就使我们产品不断迭代更新,所以这样的机构上的规划非常符合科学技术产业,产品的规律。”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国资委要求,省属企业下一步将围绕重点产业加快探索构建由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联合创新体,聚焦节能减排降耗技术、绿色低碳项目等重点领域,依托先进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两链融合的创新体系。
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袁晓玲:“企业要适应市场,必须得需要新技术来支持,作为高校来说,同样需要把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才能够获得自己的学科发展,把技术供应者高校,和技术需求者企业畅通地连接起来,把企业最想要的技术通过联合创新,通过委托研究,让高校有目的地进行研发,让技术,让产品尽快地转向市场,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