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

银西高铁穿越黄土高原 多项高铁建设技术填补我国空白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0-12-26 18:51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张武辉) 作为首条串联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高速铁路,银西高铁的多项技术创新,填补了我国高铁建设技术的空白。

银西高铁南北贯穿了整个黄土高原,施工中面临着风沙路基、湿陷性黄土等复杂地质条件,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设计人员大量采用了有砟轨道的施工设计,这种轨道具有适应性好、投资少、建设速度快等优点。因此银西高铁也成为我国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有砟高速铁路。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银西高铁设计总工程师马文辉:“有砟高铁它的道床是由颗粒状的道砟构成,无砟高铁它的道床是由混凝土浇灌而成,所以有砟高铁它的道床厚度调整相对来说容易一些,这个特性就决定了它对复杂的地质适应能力更强,另一个它的调整空间更大,就为后期线路的进一步提速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条件。”

银西高铁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50km,并预留了提速每小时350km的条件。作为全线最长的隧道,彬县隧道由中铁十一局承建,建设中创造了砂质、富水、弱成岩隧道,月进尺130米的全国纪录。其中,富水地段最大流量达170立方米每小时,相当于一个10道标准泳池的水量从隧道中涌出,被施工人员称为“水帘洞”。

西成客专陕西公司银西指挥部副指挥长李战江:“施工过程中,建设者因地制宜采用了‘掘进机开挖成洞’工艺,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采用隧道衬砌施工成套技术,推广机械化施工、工厂化作业及信息化运用,为我国西北地区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除了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银西高铁咸阳渭河特大桥,因为担负着银西高铁和城际铁路的同时运行,施工中采用钢斜撑、加劲、简支箱梁、施工工艺,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减少了对河道资源的破坏。而位于咸阳市乾县境内的漠谷河2号特大桥,全长1605.22米,是银西高铁全线跨度最大、墩高最高的桥梁,施工中,工人师傅在有砟高铁简支箱梁上采用了“干拼法”的施工工艺。

李战江:“加劲钢桁梁采用‘先梁后桁’的施工顺序。施工过程中客服了高墩大跨环境下常规设备无法完成吨位吊装,及节点板准确定位的难题,为今后同类型施工提供了有效可靠经验借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