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

【履职一年间】省人大代表肖秀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9-01-23 18:11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张少辉 陈雯婷) 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即将召开,作为代表委员,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有怎样的作为?今年上会又将带去哪些议案?今天(1月22日)起,陕西新闻联播推出《履职一年间》栏目,带您了解基层代表和委员的会前准备。首先,去认识农村致富带头人——省人大代表肖秀明。

这两天,汉中南郑巴山巧娘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刚刚完成了年前的最后一笔订单,工人们都放假回家了。利用这个空闲,省人大代表肖秀明约了村里的一帮姐妹,给她们展示起自己新制作的手工艺品。

省人大代表肖秀明:“这样挑一下,它就出来了,就在外面了,这个棱就出来,明年搞培训了,教你们。”

给农村留守妇女进行技能培训,这是肖秀明一年来的主要工作。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妇女代表,她深知农村妇女缺技术,致富无门路的苦衷。2009年起,肖秀明自己在家从事手工艺品制作销售,2012年成立合作社,带动村里的姐妹一起搞手工刺绣。当选省人大代表后,肖秀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通过多次调研,她开始在周边乡镇举办手工艺品培训班。

肖秀明:“通过培训,吸引她们到我们厂里来就业,有些远的地方,不能来的,我就亲自把货给送到门上去,然后做好了,我统一收购过来,统一给她们卖。她们在家就可以小孩也带了,钱也挣了。”

肖秀明一边吸纳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一边谋划筹建扶贫工厂。2018年6月,肖秀明的区扶贫工厂建成运营,为周边妇女提供了80多个务工岗位。“巴山巧娘”这个品牌也逐渐被人知晓,订单也随之增多,每人每月的收入均达到了1000元左右。今年,她的议案是《关于不发达乡镇的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她认为,乡村振兴发展主要还是要依靠产业支持。

肖秀明:“很好的产业,都是本地人知道,外地人都不知道。经过我走访入户,看到这些产业都是小打小闹,都是小作坊,没有品牌,都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如何能让这些产业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肖秀明觉得,只有通过整合资源,规模化生产,树立统一的品牌,才能形成合力,走得更远。省两会即将召开,肖秀明此刻依然在基层调研,完善和修改自己的议案。

肖秀明:“走访企业,看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都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有什么困难,需要我给反映上去的。老百姓对乡村振兴有没有更好的建议或意见,我一并把老百姓的心声都带到两会上去。”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