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发布《行动方案》2030年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来源:西安高新区管委会 2025-01-16 11:11
充满活力的西安高新区(资料图)(西安高新区 供图)
1月15日,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暨“四个高新”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发布了《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高新区将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初心使命,以硬科技为特色,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围绕“原始创新策源、新兴产业育成、科技企业集聚、人才创新创业、产业生态构建”五大重点任务实施一批超常规举措,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世界级新兴产业引领地、世界一流科技企业集聚地、全球人才创新创业优选地、国际一流产业生态示范地。
高新区将通过实施五大重点任务,于2030年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先进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球硬科技创新中心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
据了解,高新区将加速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建成并运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同时,构建国际顶尖水平实验室体系,积极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申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谋划建设光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陕西实验室。集聚全球领先的研究型高校院所,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布局更多分支机构,加快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高新区将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率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光子、半导体、空天动力等领域,“转化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未来前沿技术;构建集群式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建设创新联合体。
高新区将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谋划建设光电子概念验证平台、先进硅光中试熟化平台等,发布西安高新区场景需求清单、供给清单“两张清单”;创新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开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联合成果转化模式”政策试点,推动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做深做实。
打造世界级新兴产业引领地
高新区将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首位产业”,聚焦光子、半导体两大领域,打造全球光电子技术原始创新高地和光电子产业发展主阵地;加快落地第三代半导体,前瞻布局第四代半导体;以“做大整车、做强配套、突破关键”为路径,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
高新区将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式联动和全产业链发展,以“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化制造”为路径,打造世界一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聚焦氢能、新型储能、稀有金属材料,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集聚区;聚焦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前沿领域,推动创新药物产业化,研制一批高端医疗器械产品。
高新区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空间、未来材料、未来健康、未来能源六大领域,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世界级未来产业衍生高地;争取国家低空经济试点;布局时空信息产业,突破细胞基因治疗、靶向治疗等未来产业技术。
打造世界一流科技企业集聚地
高新区将实施科技领军企业登顶计划,推荐一批龙头企业进入科技领军潜力企业培育库和世界一流企业支持培育库;实施高成长科技企业倍增计划,建立瞪羚、独角兽企业遴选、培育机制,聚集世界500强企业300家以上;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优育计划,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20家以上。
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优选地
高新区将集聚全球顶尖人才队伍,实施全球英才“海纳计划”,吸引集聚战略科学家、院士、青年科技人才;实施产业紧缺人才“秦聚计划”,创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示范区;实施创业人才“西引计划”,发现和培育一支活跃的创业者队伍。
高新区将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资金链,集聚金融服务机构,打造西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吸引股权投资机构、科技支行、科创金融专营机构等入驻;壮大“耐心资本”,发挥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以投带引”作用,设立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市场化运作的子基金,构建全链条基金丛林。
高新区将打造集成化科技服务体系,围绕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建设专业化孵化载体,构建科技孵化育成服务全链条;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服务能力的科技集成服务商。
打造国际一流产业生态示范地
高新区将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搭建国际科技交流平台,鼓励区内企业加大对新兴市场开发力度,共建或自建海外园区和制造基地;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对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科学城等科技园区,共建国际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联合实验室基地等。
高新区将探索要素高效流通机制,聚焦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在人才评价标准跨区域互认、科技成果资质互认、跨区域联合基金设立等方面开展制度创新。
高新区将优化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创新环境,为符合国家战略导向、有发展前景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创新留足试错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制定了组织保障、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跟踪评估四大保障措施,确保《行动方案》落到实处、顺利推进。在此基础上,高新区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