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24-11-20 11:22
工程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演进,工程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高级工程人才的全球竞争愈演愈烈。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当深刻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新要求 明确培养目标
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是对卓越工程师的核心价值要求,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全心全意贡献专业力量,是成为卓越工程师的首要前提。高层次、创新性、创造性是卓越工程师的基本属性。高层次体现在工程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领导管理与持续改进能力、终身学习与全球胜任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拔尖性要求,卓越工程师要在工程科技中发挥典范作用和领军功能。创新性是卓越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新时代的卓越工程师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敏锐地捕捉行业发展趋势,着力突破技术瓶颈,成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创造性要求卓越工程师能够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成果,深入一线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难题。既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同时辅以良好的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以应对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树牢理想信念 加强价值引领
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教育和管理全过程。以爱国情怀培养为首要目标,引导学生上好“大思政课”,促进高质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锻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精神内核。深入挖掘学校的红色根脉资源,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体验研学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工业化发展史,深刻理解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的紧密关联。通过校企合作、邀请行业领军人物分享成长历程、参与社会公益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工程师的使命与担当。
同时,高校应将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必修环节,开设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决策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大工程观”。将工程伦理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有职业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卓越工程师。此外,高校在培养工程人才时,应将工匠精神的传承作为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课堂教学、技能实训等方式,使课程教学与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理念。
课程体系创新 学科交叉融合
卓越工程师必须是“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培养环节应首先聚焦于基础能力的提升,系统强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水平,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实现理论知识与行业前沿、技术创新、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
其次,现代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纵横交叉,跨学科思维的培养是工程教育中的重要任务。高校应重构适应行业发展动态的新工科课程体系,将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确定相应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智能制造”新兴专业为例,其涵盖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课程体系设计需冲破学科界限束缚,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生在多个知识领域间的融会贯通,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多专业融合教育建设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需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强调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面向未来,更加注重产业需求导向。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存在与工程实践脱节、内容不够前沿等问题,可汲取国际培养经验以资借鉴。欧林工学院作为美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先锋,其在课程设计方面以五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深层次的回顾,旨在保证学院适应变化和发展。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培养方案和课程的更新往往受限于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编写的周期等因素,导致了新课程内容的引入相对滞后。为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技术发展同步,高校应建立课程迭代更新机制,密切关注产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保持一致。
丰富教学形式 以问题为导向
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实验室、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学习路径。根据行业发展和学科特点,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关注产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最新技术。通过设计思维训练、创新工作坊等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我国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往往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欧林工学院采用的项目式学习则是以问题为导向,将学习置于真实的工程项目情境中,学生从项目立项、设计规划、实施操作到成果评估全程参与,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对比凸显了我国高校在工程教育方面需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平衡,不断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完善评价标准 强化实践导向
深化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转向构建以综合能力素质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聚焦人才培养成效,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着重考查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重大企业委托项目等为牵引,将重大科研项目作为研究生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工程实践,侧重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或进行技术创新。明确将实践项目、技术报告、产品报告、专利发明等实践成果作为学位授予的重要考量因素,结合企业导师评价、同行评审等多种评价方式,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的能动作用,积极探索工程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机制,共同制定工程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标准,实现工程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互认互通。
深化校企融合 凝聚育人合力
卓越工程师必须是“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这决定了工程人才培养必须融入产业实践,适应企业工程的“真需求”、开展“真研究”、解决“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面向新时代,应加强校企协同,最大程度集聚高校和企业育人优势,探索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的有效机制。
一是构建校企导师团队,高校导师扎实的学科基础与深厚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导师所具备的技术前沿性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相互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卓越教学力量。建立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导师的选拔和培训,通过挂职实践、兼职教学等形式,形成校企人员互聘机制。
二是校企共研培养过程,企业要把培养环节前移,同高校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形成“企业参与、学校推进”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共同负责工程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政策制定及监督执行。
三是校企共建培养平台,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共享型培养平台。一方面,高校与企业联合搭建高水平工程研究实验室,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建设可供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和科研训练的实践基地,以“真环境”培养学生的“真能力”。
四是加强校企项目合作,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校企联合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技术创新基金等,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任务。建立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流程,推动科研成果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和商业化运作,并明确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校企双方的合法权益。
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高校应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和文化的机会,提升中国工程师的全球影响力。积极引进国外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海外实习、交换生及双学位项目机会,促进其专业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同步提升。此外,加强国际交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项目合作、海外研修、国际学术会议及竞赛等,提升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程思维与解决方案。采用国际标准培养工程人才,积极融入工程教育国际合作网络,培养出一批既精通工程技术,又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卓越工程师,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高校要切实担负起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重大使命,走好高水平工程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大贡献。(通讯员 张树娟 董筱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