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汇:坚守医者初心 不负白衣使命
来源:西部网 2023-07-17 11:48
西部网讯 “正如《大医精诚》中讲到的,身为医者要对生命有敬畏之心,对患者的苦楚有感同身受之心,以至精至微之道,行从医治病之事。”康汇说道。
康汇,任职于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中心肩肘病区,主任医师,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运动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肩肘专业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全国讲师、陕西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委、西安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目前,从事骨科临床二十余年,可以熟练完成四肢关节内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擅长运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肩肘关节损伤及疾病,如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关节盂骨折、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冻结肩-肩周炎)、肩锁关节损伤、肘关节骨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等。
“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回归家庭和社会,是我从医的初心。”这个想法从康汇读中学时就已萌生,在大学填报专业时,便坚定地选择了医学院。自1988年大学毕业至今,康汇一直从事着医疗工作,今年是第35个年头。
康汇在国际、国家及省级医学刊物上已发表论文40余篇,完成西安市科技攻关项目三项,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科研项目五项。曾分别于2004年9月在西安市蓝田县玉山医院,2007年7月在榆林市横山区医院开展下乡扶持工作,也因此特别重视学术带教及技术普及。每年举办手术参访及肩关节镜手术技术学习班,如2021年4月开展国内医生肩关节镜技术参访手术示教工作,今年3月,开展全国肩关节镜技术Cadaver高级学习班示教工作等。
“在下乡期间,我与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诊疗过较多的病人,我认为加强当地医护人员的交流培训工作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提高县级、区级的医疗单位水平,让患者们能够在当地接受到较为规范有效的诊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不用都集中在省会城市的大型医院里,医疗资源有限,这样也是一个科学的分流。一花引来百花开,万紫千红才是春,能把医疗水平整体提升是件本质上向好的事情。”
从住院医师到主任医师,因热爱而选择,因责任而坚守,康汇的从医初心始终未变。
“肩膀除了骨折、脱位,没有什么其他的问题,认为肩痛就是肩周炎,所以都是保守治疗。这是过去普遍存在的一个认知误区,实际上二者是不能画等号的。”在医院认识到这个问题后,着手开展专科病区的成立工作。
2013年12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成立了运动医学诊疗中心肩肘病区,目前搬迁至南院区更名为运动医学诊疗中心上肢病区,主要开展以围绕肩肘关节镜的微创技术来治疗肩肘各种病损的专科诊治。
在骨科领域,康汇已先后从事过中西医结合骨科、关节外科与创伤骨科的诊治工作,在运动医学诊疗中心肩肘病区(目前更名为运动医学中心上肢病区)成立后转到运动医学专业内,作为专科病区的创始主任,为患者诊疗、开展手术工作与管理科室的各项事务成为了他的常态化工作。
“在我们开科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患者在就诊时就会问,‘医生您看我的肩周炎问题怎么治疗?’自己还并不了解病情就先下诊断,说明肩周炎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且这样的患者占比较大。”
康汇介绍到,直至2014年年初,当时除了北京、上海,全国各地医院的肩关节镜技术都比较空白。西安市红会医院的运动医学中心过去主要进行膝关节镜的诊疗与手术工作,肩肘关节镜的微创特别是肩关节镜方面的诊疗发展程度较为局限。
“为什么会感觉肩周炎的患者很多,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实际上原发性的肩周炎发病率只占到2%—5%,真正发病率较高的是肩袖损伤,占到40%—60%,所以我们在成立科室之后做了大量的肩袖损伤专业知识科普。”
每年11月会开展“爱肩日”科普宣教活动,康汇带领其科室医护人员,围绕肩肘常见病损相关知识为广大患者进行科普宣教。同时,康汇也多次参与义诊工作并开展讲座。比如2018年8月参与陕西骨科专家巡讲宝鸡站义诊;2019年5月参与白求恩基金会公益义诊,面向社会大众做公益诊疗;2019年12月受邀参加西安市电视台《健康零距离》节目的邀请,科普肩周炎的相关诊断和治疗知识;2020年开展唯医网线上科普讲座,讲解肩关节常见的病损和预防等。
“在过去,国内对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比较空白,发展起步较晚,是近十几年才得到飞速发展。伴随着相关医疗知识的普及,专科不断细分,运动医学上肢病损慢慢受到关注与了解。”康汇表示,现在科室平均每年的门诊接诊量在4万左右,其中肩关节镜的微创手术量在1000例以上,能够完成镜下微创的背阔肌转位治疗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损伤、阔筋膜补片上关节囊重建修复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损伤及自体髂骨植骨修复伴严重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等高难度手术,专科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
“在科室成立的初期,有一位女性患者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她最先是出现了肩膀痛的症状,逐步发展成夜间痛,到后来的日常活动受限。在当地几家医院先后就诊,都被诊断为发炎并粘连的肩周炎病情,建议忍痛锻炼,以减轻粘连程度。这位患者的依从性又比较好,按照医生的指导意见积极锻炼,甚至在锻炼之后肩痛加剧还一直坚持。她来到我这里就诊时,肩痛已经严重影响到睡眠,患肩疼痛乏力,不能自主抬起。我们通过系列检查后,确诊为肩袖损伤。肩袖损伤的撕裂程度分为小、中、大、巨大,她当时已经到了巨大的修复困难的程度。”
康汇带领科室医疗团队,应用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Chinese Way)这一先进技术,使得手术按照术前制定的计划顺利完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虽然早期误诊了肩周炎,但好在就诊还算及时,她的情况如果再拖3-4个月,肌腱就无法修复了。”康汇介绍,“不可修复的巨大肩袖撕裂”的微创治疗充满挑战性,在肌腱断裂后,肌肉萎缩严重并脂肪化,手术缝合时就比较困难,术后再撕裂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手术过程中采用的‘Chinese Way’技术是由中国运动医学专家首创并被国际命名的肩关节镜创新性手术方式,为许多巨大肩袖损伤患者带来了福音。
“术后经过系统地康复和处理,患者的疼痛逐渐缓解,功能逐渐恢复。通过诊治这位病人,使我意识到普及肩痛等于肩周炎,大力普及肩袖损伤防止误诊漏治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同时这也是进行科普宣教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而言,肩关节镜微创治疗优势明显。手术创口小,对病人的医源性损伤也最小。因为上不了止血带,手术过程中必须全程低血压控制,尽可能保证清晰的关节镜视野。而肩袖损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一般为中老年人群,手术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可能会出现供血不足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需要把手术时间尽量控制在最短时间内。同时,培养一名可以熟练完成微创手术的医生的学习曲线较长。
“我的第一例肩关节镜手术做了有五个多小时,现在一般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大部分手术能在半个到1小时内完成。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手术时间越短也就相对越安全。要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要强,要兼备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也要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与患者积极沟通、有效沟通。还需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创新、带教与培养下级医生,这些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康汇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是想推广运动处方,体医融合促进“健康关口前移”。提倡“以运动促进健康”,一方面是让人们通过合理的运动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魄,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以肩肘关节镜的微创技术来治疗肩肘的病损,让患者可以早日康复,尽快返回工作岗位,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我的从医初心不会变,穿上这身白衣,便会担负起责任与使命。”康汇认为要始终保持虚心求学的心态,踏实工作、力践于行,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