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做长蚕桑产业链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西部网 2024-04-22 10:11

6c249176f8ca3c3a8bcd27003da0a977.jpeg

桑葚酒、桑叶茶、蚕砂枕、蚕桑研学基地……4月18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陕北生态桑试验站暨全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2024年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团走进汉中市县略阳,记者通过观摩看到蚕桑产业已超出过去传统的产业范畴,正逐步向食药、研学、文旅等一二三产融合方向发展,蚕桑产业链越做越长,蚕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效果也正在显现。

6693e3fe1abaf857c849416a2df87d84.jpeg

四月的嘉陵江沿岸,绿意勃发、山色青翠。观摩团首站来到徐家坪社区蹇家咀桑园,沿着坡地种植的地坎桑长势葱郁,百余人的观摩团边看边听,实地感知略阳这个传统蚕桑产区的产业发展活力。

作为略阳县蚕桑产业龙头企业,陕西福瑞源实业有限公司除了种桑养蚕,还大力推广省力化、科学化养蚕技术和省力化蚕具使用,使人力成本降低20%以上。该公司还不断延长产业链,发展桑葚果酒、桑叶茶等系列产品,开展产学研基地和农旅融合发展。

“目前带动全县发展密植桑园上万亩,吸纳季节性务工人员3000余人次,年发放工资达270余万元。”陕西福瑞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花说,下一步,公司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培养更多技术人才和蚕桑系列产品,实现助农增收致富。

6b357f4f82211b0fd261c95735e9a423.jpeg

来到略阳县黑河镇大黄院村蚕桑产业基地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加紧赶制以蚕砂为枕芯的枕头。据介绍,蚕砂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燥湿、祛风、活血定痛的作用,而以此为原料制作的枕头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颈椎病。所以蚕桑枕头在市场上销量好,供不应求。

目前,略阳的蚕桑产业不仅在一产农业和二产衍生工业制品方面发挥产业价值,还实现了跨产业、拥抱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该县蚕桑产业农旅融合、工旅融合、文旅融合的发展格局逐渐清晰。

在略阳“蚕游记”蚕桑研学基地,蚕文化展厅、养蚕体验室、仿古抽丝体验室、多媒体教室、果桑采摘园等一应俱全,该基地还配备了餐饮设施,实行课程循环模式,可实现一次接待学生200人次。“蚕桑产业已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2023年联农带农112户,户均增收2000元。”大黄院村蚕桑产业基地负责人说。

519441487aed4dbffe2f78e9d1cdd3a7.jpeg

蚕桑产业是略阳县农民增收的传统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业链长的优势。近年来,略阳县不断强化“链式思维”,抓住生产、加工、营销三个关键,实现全产业链建设目标。目前全县栽桑面积约2万亩,实现养蚕1800张,产茧72吨。建设蚕种智能催青室230平方米,建成小蚕共育室5处1000平米、省力化养蚕大棚3万平方米,建成蚕茧热风循环烘干生产线2条。

4月18日,略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晓刚介绍,目前略阳县发展栽桑村集体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90余个,推动蚕桑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综合产值3000余万元。蚕桑产业带农1800余户,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未来,将在政策引领、人才培育、产品研发和文旅融合四方面同步发力。”刘晓刚说,在产品研发方面将加快蚕、桑、茧、丝到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在蚕茧达到300吨以上后,将引进缫丝、丝绸加工企业,延伸蚕桑产业链,提高蚕丝附加值。

3f32d4f68dfd7798d46fb9b6e24f55a8.jpeg

发展蚕桑产业,略阳县正当其时。该县提前谋划、抓住机遇,积极拥抱茧丝绸生产中心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绿色健康新兴消费和国家政策利好的3个新机遇,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看到略阳的蚕桑产业已经和过去传统的栽桑养蚕有了很大的区别,说明汉中新兴的蚕桑产业发展比较快,可以说略阳的蚕桑产业发展代表了蚕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陕西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钱永华说,蚕桑产业是一个可以让老百姓脱贫致富、适合山区发展的一个产业,其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钱永华表示,发展蚕桑产业一定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不能简单以养蚕或缫丝这个角度来发展,要从“三产融合”这个角度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效益,这样才能实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实,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活力只是汉中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截至2022年末,汉中镇巴县、西乡县、略阳县、勉县、城固县和汉台区6个区县的43个镇都在发展蚕桑产业,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1.62万亩,养蚕2.37万张,产茧1033吨,实现总产值4268万元。上述数据仅是蚕桑产业一产的收益,在略阳等融合一二三产的蚕桑产业发展做法的启迪下,相信汉中蚕桑产业发展“链式思维”会不断增强,综合产业效益也会进一步提升。(文/图 张映伟)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