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成果持续“上新”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4-11-04 11:12

0122face7fbf187e1bfc5f105ba3baa0.jpeg

芦山峁遗址大营盘梁台地上的三座院落。(资料图片)

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3周年之际,近日,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正式成立。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发现并命名了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由此拉开仰韶文化研究的百年历程。

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扶风案板、陇县原子头、高陵杨官寨……考古调查显示,陕西新石器时代遗址总数大约有25000-30000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达6000-10000处。近年来,陕西在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

渭水流域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区”

陕西地处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腹地,黄土耕地面积广阔,水系密度较高,季风降雨较为丰沛,较少发生严重水旱灾害,在仰韶时代是最为理想的旱作农耕和定居区域,早在秦汉时期便认为这里是农耕定居的天府之地。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以渭水流域为核心的黄土高原地区,基于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仰韶文化遗址在鼎盛时期拓展至江汉、河湟、中原、河朔地区,面积达到60万平方公里以上,影响范围更为广袤。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有新石器时代遗址2242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数量超过一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新石器遗址数量达到6677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超过2000处。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带动下,陕西开展区域系统调查建模推演发现,陕西新石器时代遗址总数大约有25000-30000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达6000-10000处。

在陕西,提起仰韶文化考古,就无法绕过大名鼎鼎的西安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春季,1954年—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兴邦先生主持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发掘位置属于遗址的北部,发掘面积约10000平方米,房屋遗迹40多座,墓葬200多座,还有大量陶窑、窖穴等遗迹。出土遗物上万件,主体遗存的文化性质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距今约7000年—600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明志在回顾陕西仰韶文化考古历程时表示,半坡是中国境内首次采用聚落考古的先进理念,大规模揭露的古代聚落遗址,在当时全国范围内树立了聚落考古的标杆,在世界考古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距离半坡遗址10余公里的临潼姜寨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一处以仰韶文化遗存半坡类型为主的史前聚落遗址,距今约6700年,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该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全面揭露聚落遗址,成为仰韶文化分期、仰韶文化聚落与社会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的典范。

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成果持续“上新”

芦山峁遗址发现中轴线对称式“四合院”、蒋刘遗址首次发现笄形骨器、宝鸡发现关中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时代最早的排房建筑……近年来,陕西在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

在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北侧梁峁上,有一处距今约4500年—4300年的龙山时期区域性中心遗址——芦山峁遗址。“这里出现了一批丰富的龙山时期文化遗存,包括大量精美的玉礼器和目前发现的中国年代最早的陶瓦,以及一组规划有序的高等级院落建筑等。”考古专家称,在芦山峁目前发现的建筑遗存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大营盘梁顶部的一组院落建筑群,其布局有整体方正规整、局部中轴对称、内外界限明确、前后层次清晰等特征。其中轴对称的院落建筑遗存,是目前我国揭露的年代最早的中轴线对称式四合院实例,或可视为宫殿建筑的重要源头。

为配合基本建设项目,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宝鸡市渭滨区钛城路以东宝钛集团老厂区内项目所涉及区域的古代文化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共发掘仰韶文化时期遗迹28处,其中灰坑15座,房址9座,窑址2座,沟2条,根据出土器物判断遗迹时代均为仰韶晚期。“此次发现的仰韶晚期地面式排房是关中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时代最早的排房建筑,是史前房屋建筑工程高水平成就的体现。”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望林表示,夯土墙体大型排房的发掘是研究仰韶晚期宝鸡乃至关中地区房址的建造方式、环境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材料。

此外,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了密集分布的制陶作坊遗存,蓝田新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料、玉器半成品、T形玉笄等,马腾空遗址出土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筒瓦类器物……近年来,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陕西仰韶遗址数量众多,面积规模庞大的遗址不在少数,且出土遗存丰富。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