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铺首:叩门之声穿越千载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5-30 10:59
鎏金铜铺首。 西安博物院供图
5月16日,西安博物院业务研究(编辑)部助理馆员王璐介绍鎏金铜铺首。 本报记者 陈志涛摄
5月16日,游客在西安博物院观赏鎏金铜铺首。 本报记者 陈志涛摄
鎏金铜铺首
姓名:鎏金铜铺首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出生时间:唐代
出土地:西安市新城区唐大明宫遗址
户籍登记时间:1974年
现住址:西安博物院
本报记者 陈志涛
斗转星移,朝代更迭,辉煌灿烂的大唐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三秦大地,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一件件印证唐代历史文化的文物展现出盛世大唐的风采,架起了古今之间的文化桥梁。
西安博物院珍藏的鎏金铜铺首,在唐代属于宫殿大门上的“标配”之一,叩响了宫廷厚重的大门。如今,鎏金铜铺首仿佛还回荡着历史的余音,带领游人领略那一段绵长、激昂的文明岁月。
壹 造型精美绽风华
5月17日,西安博物院绿树浓荫,游人如织。
进入文物展厅,行至鎏金铜铺首的展柜前时,游客们总会驻足端详这件金光灿灿、威猛恢宏的唐代文物。
“这对鎏金铜铺首直径26.5厘米,环径20.6厘米,重1.6千克,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唐代铺首。”西安博物院业务研究(编辑)部助理馆员王璐介绍,该文物出土后不久便入藏西安博物院,成为该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铺首是中国古代建筑物的一种构件,用来叩响和启闭门扉。“古时的宫殿和贵族府第,门上都安有门环。衔着门环,固定镶扣在大门上的底座被称为铺首,其作用和今天的门铃有相似之处。”王璐说,从出土地点来看,鎏金铜铺首应该来自唐大明宫某座宫殿的大门。
在造型上,鎏金铜铺首整体为圆形片状,通体鎏金,浇铸锤揲成型,以兽面纹的高浮雕装饰为主,呈现出兽首衔环的样貌。一方面,该异兽双目圆睁,长角下垂,眉尖上挑,鼻头上翻,五官立体生动,显得孔武有力。另一方面,该异兽阔口大张,利齿毕现,带动面部肌肉向上挤压,面目凶恶狰狞,整体上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视觉冲击力十足。
异兽嘴部的上下方均有类似卷云纹的胡须装饰。整个鎏金铜铺首的边缘采用环绕一圈的连珠纹装饰,恰似一条套在异兽头上的铁链,增强了鎏金铜铺首的形式美。
“铺首的首要内涵就是避不祥,这与铺首的形象来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异兽的形象来源,主流观点是来自传说中的龙子——椒图。椒图生性好闭,忠于职守,常被装饰在门上用以守门,除惹人注目、显示身份外,还有辟邪祈祥之意。”王璐介绍,从汉代基本成型以来,无论在哪个朝代,宫廷建筑里铺首的形象都是猛兽怒目、露齿衔环,以封闭、威吓的形象出现在大门之上,给人以不可侵犯之感。
作为集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典范,鎏金铜铺首大气稳重,与唐代宫殿的建筑风格形成呼应之势,体现了唐人所追求的雍容华贵之风。鎏金铜铺首还巧妙地运用了镂空技术,在异兽的口中设置了一枚铜质铆钉,用来连接提环,进一步增强实用性。
“如今,铜环表面的鎏金已严重剥蚀,其中一件鎏金铜铺首的边缘部分出现了残缺。但当我们仔细观察时,仍然能够感受到它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一面,感受到它作为‘守门者’的千年风华。”王璐说。
贰 铺首一响宫门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礼器到日用器物,再到大门上的附件,铺首的造型、材质、应用场景等逐渐丰富起来,呈现出更加多元的面貌。
铺首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单独以兽首的形态出现,尚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对后世的铺首造型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铺首实用性的增强,兽首之上增加了圆环,方便青铜器的搬运。
此外,随着时代的变迁,铺首的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青铜器,而是走入千家万户。甚至进入皇家宫室,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宫殿大门代表了统治者的威严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多数宫殿大门都比较高大厚重,在装饰上也偏爱大气稳重的风格。这类大门上的铺首一般以兽形为主,体量较大。
根据古籍记载,最晚在西汉,众多宏伟建筑的大门上已经开始普遍使用铺首。也正是在西汉,鎏金技术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时期,鎏金铜铺首开始得到推广,并为后世宫廷所喜爱、推崇。
鎏金又被称为“火镀金”或“汞镀金”,是一种将黄金溶于汞中,配成金汞合金,再用之涂饰器物表面的工艺。“该工艺能使黄金紧密、均匀地附着在器面上,外观异常光泽美丽,不易被腐蚀。”王璐说。
从出土情况来看,唐代留存至今的鎏金铜铺首并不少见。尽管长期深埋地下,但是它们表面的鎏金大多得到较好的保留。时隔千载,再现人间,这些来自大唐的“宝藏”依然以华美的姿态,向世人传递着历史深处的讯息,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这对出土于唐大明宫遗址的鎏金铜铺首,以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硕大的尺寸,成为其中的典范。
作为宫殿大门上的重要构件,鎏金铜铺首的规格、内涵、审美等要素自然要与宫殿建筑的整体格调相匹配。若从比例适当的角度来看,如此大尺寸的铺首,足以佐证唐代大明宫宫殿群的恢宏气势。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西汉以来,人们习惯以鎏金铜铺首指代皇宫,因而衍生出“金铺”一词。
比如,汉代司马相如写下“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生动描绘了以鎏金铜铺首叩击玉雕的门的场景,形容其回声好似清脆的钟响;唐代杜牧的“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李贺的“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等诗句,都是通过“金铺”来吟诵宫殿,进一步拓展了其文化内涵。
叁 宫殿雄伟显威仪
说起鎏金铜铺首时,在它精致、华丽的造型之外,我们还能得知哪些信息?透过这对文物,我们能看见一个怎样的唐朝,感受到怎样的气象?
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鎏金铜铺首,早已同这座辉煌壮丽、声名远播的宫城深度绑定。
“拿宫殿大门上的铺首来说,其大小与门的规格相关,门的规格又与宫殿建筑的体量相关。”王璐介绍,唐朝国力雄厚,建筑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建筑十分宏伟壮观,门也随之变得极为高大。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明宫作为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鎏金铜铺首的“升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时,正是出于对营造威严、雄伟之势的追求,宫廷建筑对于鎏金铜铺首的安装位置也有相应的特殊要求。
从目前保存下来的宫廷建筑来看,宫廷建筑上的鎏金铜铺首大多会安装在高于人平视的视线位置上。“对宫廷建筑上的鎏金铜铺首而言,其装饰价值是要高于使用价值的。”王璐说,由于鎏金铜铺首安装的位置较高,人们需要仰视。猛兽怒目、露齿衔环的独特造型也会对人造成心理压迫,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宫廷建筑的高大形象和皇权的威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猛兽的形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鎏金铜铺首上并不罕见,但并非一直占据主流,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在鎏金铜铺首的造型上都有所表现。
秦汉时期,受到升天成仙思想的影响,铺首的顶部出现“山”字形的造型;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铺首的造型多运用忍冬纹、佛教人物等形态;隋唐时期,在开放包容的风气影响下,铺首外轮廓变为了圆形,流行以兽首作为底座……
然而,在丰富的文化内涵之外,有关鎏金铜铺首背后的故事,相关的挖掘和研究尚不充分,仍为世人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它铸于唐代的哪个时期?曾镶扣在大明宫的哪座宫殿上?它的主人是谁……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
“受限于既有研究资料的不足,对于鎏金铜铺首的‘知识盲区’,我们尚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王璐期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考古研究取得新发现、新突破,鎏金铜铺首的相关研究能得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