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见|为产业发展厚植沃土

来源:西部网 2024-08-19 10:24

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上,全国30多所高校代表队同台竞技,展示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本次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首次从模拟场景跨入真实家庭服务场景,真实再现智能家居、智慧康养、特种服务等场景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工程和产业化方面的应用,加速实现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实际生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据相关机构预测,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以每年超过40%的速度增长,2024年被视为行业加速发展的关键年份。当前,多地也正在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一个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应未雨绸缪,为相关产业发展厚植沃土。

完善政策支持。一个产业能否发展好,与营商环境、政策导向有着很大关系。如今,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以其对环境污染小、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已经在一些大中城市初具雏形。但应该看到,万事开头难。技术创新到实践应用,要经过大量的尝试,离不开大量资金投入、人才支持、政策扶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就应提早谋划、科学布局、统筹兼顾,出台更有竞争力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厚植沃土。

鼓励技术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人形机器人在什么时候走进家庭,能够拥有什么样的功能,很大部分取决于技术创新水平。在这些崭新的科技创新领域,优秀人才如“熊猫”般珍贵。必须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将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要引导一些领域内的科研院校,围绕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增设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大量市场紧缺的未来产业人才。

推动产业融合。客观而言,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在技术融合方面要求更高,在业态融合方面更为丰富。比如,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青龙”,身高185厘米、体重80千克,全身多达43个主动自由度,能使用工具在小米里挑芝麻……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光学、运动学、物理学等技术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未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就应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汽车、机械、电子和人工智能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科技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文/张波)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