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绿电巧配合 陕西保障电力稳定供应
来源:群众新闻 2025-08-15 08:12
进入末伏,高温依旧“横行”。
8月11日,清水川能源公司三期工程汽机房内,温度接近40摄氏度。运行人员李永强一如往常,俯身检查高压加热器液位。“设备‘没麻达’,发电才能‘顶呱呱’。”李永强说。在该工程集控室内的巨幅屏幕上,4个“1000MW”的字样格外醒目,这意味着机组正以满发状态运转。
6月以来,陕西出现多轮持续高温天气,全省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连创历史新高,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安康等地用电负荷接连突破历史纪录。
“战”高温保电力稳定供应,火电机组是“顶梁柱”。作为我国装机最大煤电一体化企业,清水川能源公司“火力全开”保供应。截至8月11日,清水川能源公司总装机容量达460万千瓦的6台机组,已连续安全运行56天,7月发电量创月度发电量最高纪录,8月7日单日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百公里外,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赵石畔煤电”)同样以“满格”状态保供应。工作人员实时关注负荷曲线,抓住高峰、紧盯低谷,不断提升机组负荷率,同时专项开展磨煤机隐患排查治理和电缆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进行水源地专项防汛检查,确保机组持续高负荷运行时安全可靠。
作为华北电网直调电厂,赵石畔煤电担负“陕电外送”使命,在高频宽幅参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中保持“顶得上、压得下、稳得住、调得快”状态,2台百万机组6月19日单日发电量创年内新高,7月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
直面高温“烤”验,陕西秦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发电企业的8台机组“全员上岗”,自7月14日起以最大开机方式运行,在运机组负荷率连日突破93%。其中,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4台机组全负荷运行。
在商洛,陕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加大设备维护力度,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将灵活性改造和科创项目相结合,提升机组低负荷区间稳定运行能力,更好满足电网调峰需求。7月以来,该公司两台机组深度调峰时长达1000小时,累计发电近8亿千瓦时。
保障人民群众稳定用电,火电机组“挑大梁”,绿电机组“强支撑”。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陕西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5600万千瓦,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50%。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数据显示,5月28日,陕西电网新能源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占当日总用电量的43.8%。
8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榆林市神木市的陕西水电200MWp协合光伏电站,看到搭载智能模组的无人机在对光伏组件进行数据采集,以评估电站运行状态和健康度;运维人员手持红外测温仪,对逆变器等设备进行细致排查。“人工+无人机+红外测温”的立体巡检模式,让这座光伏电站发电量大幅增长。
在榆林市榆阳区小壕兔风电站,智慧管理平台实时监测风机叶片、光伏组件的健康状态,设备缺陷闭环处理率达100%,错峰检修减少弃风弃光量5.2%,发电量也实现了增长。
在安康市岚皋县蔺河口水电站、金淌水电站,工作人员对发电机组、变压器、光伏组件等设备以及水工设施、防汛物资储备等进行全面“体检”。7月,电站发电量环比增长12.5%。
陕投集团麟北煤业公司园子沟煤矿110千伏变电所内,该集团首个“煤矿+储能智慧能源服务项目”的能源管理系统设备屏幕上,电池状态、充放电量等数据实时跳动。2套液冷储能系统通过“低谷充电、高峰放电”模式,运行50多天来已累计充放电超278万千瓦时,既降低了用电成本,又为煤矿应急供电提供了保障。
陕投集团是陕西发电大户,现有及在建电力装机容量达2500万千瓦,是全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省属企业。面对今年全国持续攀升的用电负荷,陕投集团构建“煤炭稳产、火电发力、清洁能源协同、科技赋能”的立体化保供体系,下属各煤炭企业全力做好兜底保障,运销企业深化“煤矿—运销—电厂”全链条联动,发电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多发满发,电力运维企业“预防+应急”双重保障机组正常运行。7月,陕投集团完成发电量60.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截至7月底,陕投集团已向华中、华北、华东地区分别支援电力58.5亿千瓦时、43.6亿千瓦时、33.1亿千瓦时。(群众新闻记者 杨晓梅 通讯员 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