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见丨从“禁摩令”取消到电动自行车“新规”出台,看城市管理的智慧与担当

来源:西部网 2024-08-16 11:45

日前,西安市发布关于征求《西安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告,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曾经在全国首个取消“禁摩令”的城市,西安拟再次对市内辅助性交通工具出台“新规”,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2017年,西安解除“禁摩令”在当时引发不少争议,有声音认为,政策的放宽可能造成更多安全隐患,6年多过去了,情况如何?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西安摩托车保有量49.72万辆,较2018年增加270%,而机动车事故数量反而逐年下降,2022年较2018年降低了27.8%,与此同时,在交通运行速度方面,2022年中心城区的路网高峰期平均速度为29.6km/h,较2020年提升了11.3%。

西安没有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二极管现象,原因在于出台的一系列措施——部分主干道上新增摩托车路线、持续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严格规范摩托车驾照、牌照的颁发等。几年实践证明,在各项政策的加持下,西安的这一大胆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摩托车文化的兴起,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促进消费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首先缓解了交通压力,其次有了出行自由,也给了市民更多的路权,让市民自主选择交通工具,而不是禁限和歧视,也是文明执法的进步。”在某平台关于西安摩托车的短视频下,一名摩托爱好者这样说道。

与摩托车当年情况相似,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这一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杂音”。截至2024年5月,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西安市保有量约376万辆。轻便灵活的电动自行车在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道路通行和安全造成了冲击,导致各类交通违法、乱停乱放等交通乱象较为突出,私自篡改限速设定或改装行为屡见不鲜,因充电造成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

面对新的城市治理难题,西安一刀切的僵化思维与放任不管的自由化倾向之间选择了第三条道路——以人民为中心,在尊重个体需求与维护公共利益之间寻找平衡,在保障安全秩序与激发市场活力之间寻求和谐。《西安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由此而生发。“电动自行车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依法规范,保障安全、方便群众,疏堵结合、协同共治的原则”“电动自行车销售者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经登记并取得电动自行车号牌后,方可上道路行驶”……一条条举措无不展现出西安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体现了城市管理的温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西安以其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城市治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从取消“禁摩令”到公布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现了城市治理的创新思维,更彰显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宗旨,展现出一座现代城市应有的智慧与担当。(谢杨雪 刘振华)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