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玫瑰妈妈”的爱——记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玫瑰公益”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

来源:群众新闻网 2025-08-15 08:11

7bdab7ea7ef2ec684f4b268409a05acd.jpeg

7月3日,“玫瑰公益”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队员和社区青少年一起参加“传承好家风 共筑幸福家”活动(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8月1日,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北街第一社区,很久没有新衣服的唐玉(化名)收到了一件淡紫色印花短袖。穿上新衣服,她害羞地笑了:“这件新衣服很漂亮,我很喜欢,谢谢‘巧玲妈妈’。”

唐玉口中的“巧玲妈妈”,是社区“玫瑰公益”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李巧玲。

唐玉家里除了视力残疾的爷爷,她的父母、奶奶以及她本人都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一家五口生活在墙壁发黄、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收入仅靠残疾补贴。但全家省吃俭用,想尽力让唐玉有学上、有书读。

李巧玲是一名退休教师。她最关心的是社区里孩子的教育情况。2024年12月,在社区举办的“关爱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中,李巧玲主动认领了家庭条件最为困难的唐玉,并以爱心妈妈的身份与她结成爱心对子。

“小玉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她很想上学,但担心家里负担不起高中的学费,总陷入内耗。我第一次见她时,她就因为这个情绪影响了模拟考试,让人很心疼。”李巧玲回忆。结对后,李巧玲成了唐玉的心理辅导老师,不断鼓励她,引导她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在她情绪低落的时候给她坚定的支持。

唐玉今年参加中考。考试结束后,李巧玲陪着她研究高中招生简章,对比各所学校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校园环境等,根据唐玉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为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唐玉说:“在填志愿的过程中,我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从‘巧玲妈妈’的帮助中获得了勇气和信心。”

最近,得知唐玉考上了一所职业中学,李巧玲非常欣慰。她说:“孩子考出了自己满意的成绩,即将开始新的求学阶段。我要帮她置办些新行头,让她对未来更有信心。”

8月1日,李巧玲自费购买了崭新的衣物和运动鞋,队友张兵买了新书包和文具,社区准备了米面油,一起为唐玉送去了温暖和祝福。

同一天,“玫瑰公益”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队员还走进刘岩(化名)的家。刘岩今年17岁,自幼和父亲、爷爷、奶奶长大。去年12月,他的父亲病故。

“下学期的学费解决了吗?”“现在靠什么生活?”“家里还有什么困难?”进门后,服务队队员一放下送给刘岩的文具、衣服、粮油等,就赶忙询问。

“这是我们服务队第一次到他家走访,了解到他家面临的困难涵盖了养老、求学及经济等方面。接下来,我们会把信息整理好发给社区,发动大家的力量,联动更多资源,为孩子和家庭解决困难。”张兵说。

“玫瑰公益”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4月,由14名女性党员和爱心人士组成。他们关注社区的特殊群体,传递美好生活的态度,获评2024年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4年多来,服务队先后帮扶了10名困境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听障儿童,以及8名需要帮助的老年人。

除了帮助儿童,服务队的志愿者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参与社区内的大事小情,寻找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及实际困难。他们时常到独居老人家中嘘寒问暖,询问老人近期的饮食起居及身体健康状况,和老人聊天解闷,帮老人打扫卫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去年以来,“玫瑰公益”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还组建了手工兴趣小组,每周四在社区的活动室里开展线下编织课程,教社区没有固定收入的妇女做手工,带领他们增收。

郭杜街道北街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张婷说:“这个平均年龄62岁的服务队,连续多年用贴心、暖心的服务,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关爱和帮助,凝聚了人心,让社区越来越有‘家’的温暖,也成为社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群众新闻记者 李羽佳)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