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读书会 | 乔夏:即使没有月亮 心中也是皎洁
来源:西部网 2024-04-23 09:03
编者按: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人生如海,好书是帆。当下,读书这件事儿,已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享受。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书”适圈,通过阅读,我们得到了最隽永的乐趣,收获了最恒久的动力。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西部网·陕西头条特别推出《声动读书会——听本好书》邀请陕西广播电视台、“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陕西头条主播为大家朗读名篇佳作节选。
大家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乔夏。今天为您朗读的是林清玄《林清玄作品集(月到天心)》节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人人却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推荐理由:林清玄的散文,耐人寻味,立意深刻,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文章中感受到“向内探索,向外追寻”。
策划:李典晴 海报:李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