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在行动丨与文物对话、让历史说话 陕历博学雷锋志愿活动“再出发”
来源:西部网 2024-03-05 17:17
编者按:今年的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61年来,雷锋精神在三秦大地薪火相传。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持续推进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日前,省委宣传部命名一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推出“学雷锋在行动”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西部网讯(记者 惠璇璇 实习生 田家瑞)复仿制文物互动演示、体验VR眼镜、制作汉代四神瓦当拓片……3月5日下午,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陕历博”)“志愿学雷锋 陕历博再出发”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走进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育华社区,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和“文物”对话。
陕历博“志愿学雷锋 陕历博再出发”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走进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育华社区。
活动现场,市民可通过聆听文物展板讲解、复仿制文物的互动演示、体验VR眼镜、制作汉代四神瓦当拓片、汉唐金银器纹饰填色等系列“流动博物馆”的活动,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今年10岁的李斯陶平时就对历史文化很感兴趣,今天在现场,她和妈妈一起体验了汉唐金银器纹饰填色活动。“得知陕历博有这个活动走进了社区,我就想来看看。刚刚通过给文物图片填色的方式,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文物,看到了它的不同面,我觉得很有意思。”李斯陶说。
市民体验制作汉代四神瓦当拓片。
雁塔区小寨路街道育华社区党委副书记吴晓蕾称,今天已经是陕历博志愿活动第三次走进育华社区了,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一直办下去。“我们社区老年人比较多,因为行动不便,大家不能经常去博物馆里面参观。这样的志愿活动,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有丰富的文化体验,是件好事!”
活动现场,陕历博社招志愿者石冀英一边给大家示范瓦当拓片的操作,一边介绍着瓦当的历史知识。她告诉记者,2012年3月5日,是她正式成为陕历博志愿者的日子。12年做志愿者的体验,让她感触很深。
石冀英和同事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学雷锋是今天也是每一天。很开心我能加入陕历博志愿者团队,12年里,我见证了我们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有越来越多的人热爱这份事业。在这里,我们参与到各种学雷锋活动中,大家以温暖传递温暖。在做志愿服务的时候,我特别能够感受到被社会需要的幸福。”石冀英说。
陕历博社会教育部讲解员马昱介绍,近年来,陕历博举办的相关志愿活动远不止于此。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2013年,陕历博启动了“学雷锋 爱心送温暖”系列活动,该团队通过“公益讲解”“博物馆进社区”“文明交通”等形式,让公众在家门口就感受到陕西的文化底蕴,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弘扬传承,11年来共开展活动近百场。
陕历博“志愿行走 爱心起航”活动走进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资料图)
2016年,陕历博启动“志愿行走 爱心起航”活动,该团队旨在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关心关爱缺少家庭温暖的服刑人员子女,并且专门为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的孩子们精心打造了长期系列性青少年学雷锋活动。8年来,共开展了52期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每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3场,累计开展150余场博物馆教育活动。2016年,陕历博还入选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61家示范单位之一。
此外,近年来,陕历博“流动博物馆”、“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陕历博里享受乐龄时光”、“长相思 在长安”等系列志愿活动仍在持续开展中。这些活动通过提供更优质的公益文化服务,让“沉睡的历史”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市民的生活。
2023年11月5日,陕历博开展“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资料图)
“通过这些凝聚力量、焕发热情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以满腔热忱和文博专业技能,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马昱称,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拉近了市民与文物的距离,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知识不再遥不可及。在展示文物、传播文化的同时,他们也展现着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今后,陕历博将继续举办更多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文化的力量跨越代际,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文博事业中来,共同守护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马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