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知道丨未来已来 陕西如何拥抱汽车新能源“浪潮”?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1-24 21:32

1870cef7a92a20f2fc9a0d86b99ebde3.jpg

日前,比亚迪与众多车企共同发表了关于加速向零排放汽车和货车转型的宣言,目标是在2040年或之前实现零排放汽车和货车的销售占比达到100%,本田、福特等全球车企巨头也在近期纷纷发布停产燃油车时间表。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无论是在哪个范围内,都成为大势所趋。通过颁布政策、招商引资,坐拥众多车企的陕西也在抢抓风口,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但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的,基于现实状况,陕西将如何拥抱汽车新能源“浪潮”?

政策频频发力 陕西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呈现出持续攀升的趋势。全国范围内,各省之间的造车竞争愈发激烈。

一直以来,陕西省致力于培育先进制造业,工业结构近年来不断向好发展。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先进制造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陕西近些年来持续发力,不断打出政策组合拳。

695130dd6fcdc93f46342217cbcaa7a9.png

今年11月4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西安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力争西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汽车制造业的40%以上,产销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意见》指出,“十四五”期间,西安市新增注册汽车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提高,力争到2025年,西安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辆左右;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提升重载货车、工程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力争到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

依托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陕西省选择西安等工业强市“牵手”实力车企,开展汽车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年初,西安比亚迪二期部分产能投入使用;9月6日,渭南开沃新能源汽车正式投产下线;9月14日,陕汽控股与西咸新区签约秦创原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项目......

种种迹象表明,陕西成为了众多车企进场的“热门目的地”,已拥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基础。但是,一系列政策和成绩的背后,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从制造走向“智造” 陕西离新能源大省还有多远

近几年,陕西省汽车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省汽车产量从2016年的42万辆上升至2020年62.8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从4.86万辆上升至5.94万辆。2021年前3季度,陕西省汽车产量52.55万辆,同比增长31%,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14.1万辆,同比增长254.5%,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

虽然产能有了巨大提升,但需要指出的是,与汽车工业强省相比,陕西在技术研发领域还存在着不小差距。除陕汽、比亚迪等头部企业,陕西多数自主企业研发能力较为薄弱。以西安为例,陕西统计局在2019年发布的《西安汽车产业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指出,西安汽车制造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2.3%,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研发经费的差距无疑将导致车企之间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存在差距,这对陕西新能源汽车发展形成了一定掣肘。

坐拥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陕西新能源汽车技术拥有得天独厚的研究基础。而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对从根本上提高陕西汽车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作用重大。聚焦关键系统技术、共性基础技术和先进前沿技术,陕西应整合省内资源,打造全链条、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团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快速突破。

e7d215270a78e423c08ccd77eaa8575b.jpeg

秦创原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图片来源: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

在不断加码科研的同时,还应使其产生集群效应。今年9月15日,秦创原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正式揭牌。作为陕西创新驱动总平台的秦创原,在创新要素汇聚、创新动能培育和创新生态构建有着显著优势。该项目无疑是为陕西新能源汽车的科研创新添了一把火,将开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孵化产业集聚等工作,对于构建陕西新能源汽车科研集群有着重大意义。

制造业“微笑曲线”在经济学上是一条重要定律,从下巴两侧向两侧延伸,往左侧延伸是做研发设计,往右侧延伸是做流通销售,陕西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应走这条“微笑曲线”。以科研创新带动产品竞争力,从单纯的制造走向“智造”,从传统能源大省走向新能源大省。

坐拥先进制氢技术 陕西怎样盘活氢能汽车产业

走向新能源大省,陕西不仅要依靠科技创新。放眼未来,新能源汽车并不只是局限于电能,氢能汽车为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赛道。

陕西是能源大省,煤炭、天然气、原油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陕煤集团、延长集团在煤焦和工业副产品制氢方面拥有先进技术,可提供稳定氢源。可以说,陕西在制氢产业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氢能汽车这个名词,在陕西却鲜有人提及。

当下,陕西发展氢能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首先,政策体系不够健全,尚未制定氢能汽车产业总体规划。其次,关键核心技术缺乏,与氢燃料电池相关的空压机、循环泵、阀门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再次,应用场景落后,相比于上海、广东等地区,陕西还缺乏较为实际的应用场景。

基于以上问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姜涛提出几点建议:打好政策发令枪。以关中氢能源电池汽车示范群建立为纽带、国家《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为指导,出台陕西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应用场景有效激活。依托咸阳石化和兴华集团丰富氢能,在西咸新区建设加氢站,与头部氢能企业合作或采购氢能公交样板车,率先以西咸公交线路作为场景示范点。打造陕汽氢能源重卡实现运输保障,结合陕北丰富的氢源,形成完整的重卡应用场景。

87d993e1c665a7ce612cba684b0b216a.jpeg

陕汽商用车生产线。

其实,此次发布的《意见》已在氢能汽车方面进行了布局。《意见》提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整合高校科研机构、汽车企业以及制氢运氢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重点推进燃料电池电堆、超临界水蒸气制氢等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产业化应用。支持推动陕汽等整车企业,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试验、适应性改进,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开发区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示范,探索研究市场运营商业模式,加快产业化步伐。

总的来说,陕西相对于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还有差距,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陕西提供了一个“换道超车”的机会。

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一部分,陕西积极拥抱汽车新能源“浪潮”,向新能源大省的目标迈进,只有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突破和普及运用上跨过艰难的门槛,迈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一步,路才能走得更远,才能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贡献更大的陕西智慧和力量。(文/辛思捷 李为涵)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