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光明与清凉始终“在线” 国网陕西电力迎峰度夏保供电纪实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8-06 08:13
8月4日,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西安、宝鸡、西咸新区、咸阳、安康、汉中6地电网负荷创新高。今夏,陕西全省及部分地区电网负荷屡创新高。
炎炎烈日考验着供电能力,滴滴汗水凝结着责任担当。
入夏以来,国网陕西电力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重任,电力人员顶酷暑、冒风雨、守线路、战难题,用汗水与专业技术筑起电网“防火墙”。他们在工程建设中与时间赛跑、攻克难关,在地下设备区弓身巡检,在漆黑的夜晚开展抢修……这个夏天,头戴安全帽、身着绝缘服的电力人员全力应对迎峰度夏的每一场考验,让光明与清凉始终“在线”。
补强“筋骨”,迎峰度夏扛大梁
电力支撑能力,关乎城市安全与发展。陕西新建的一批重点电力工程,为迎峰度夏扛起大梁。
“送电操作启动。”近日,在西安110千伏太白输变电工程主控室,断路器应声合闸,随着一阵低沉的嗡鸣声响起,这项设计容量12.6兆伏安的重点工程正式投运。
该工程于2024年12月开工建设,工期189天,较常规工期缩短58%,刷新了全省同类项目建设纪录。工程可满足西安市雁塔区丁家村、白家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及周边约2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
“建设初期,针对施工场地小、周边单位多、工期紧的实际情况,公司采用预制舱建造变电站,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拼装,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国网陕西电力西安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陈磊说,“我们组织参建单位优化工序和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将串行流水施工优化为并行交叉作业,5家单位协同作战,保证了项目按期投运。”
110千伏太白变电站在建设中投用的大量智能化设备,可实现远程辅控、智能巡检及感知监测等,确保对变电站日常运行状况“实时监测、精准分析、可靠把控”。
“工程投运以来,区域电网实现了‘双电源环网’供电,提高了用电可靠性,为后续城市更新项目打了个样。”陈磊自豪地说。
与此同时,距110千伏太白变电站37公里的110千伏南留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
“该工程的顺利投运为引镇送来了‘及时雨’。”国网陕西电力西安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姬广胜说,“工程不仅为引镇工业园提供了电力保障,还让周边居民安心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此外,作为西安市长安区电力网架重要节点,110千伏南留变电站为后期330千伏滈河二期送出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今年以来,国网陕西电力快马加鞭,交出亮眼成绩单:推动750千伏夏曲双回、白鹿原变330千伏送出、330千伏朱雀变等91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按期投产,助力电网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聚力攻坚,一项项电网工程拔节生长,追随着三秦大地奋进的脚步,有力保障全省各地平稳度夏。
特巡蹲守,高温之下保运转
8月4日上午,西安渭北工业区地面温度不断攀升。国网陕西电力西安市临潼区供电公司配电电缆班班长牛钊和同事李良、何嘉乐打开电缆沟道井,开始特巡地下的10千伏月四线。
这个直径60厘米的井口连接着城市的“生命线”。掀开井盖,一股混杂着橡胶味、泥土味的热气扑面涌来。牛钊将气体检测仪探头伸进电缆沟道内。“含氧量达标。弟兄们,下!”在牛钊的指令下,3人带着装备“潜”入地下。
沟道内空间狭窄,1.5米的高度让人只能弓身前行。下井没多久,高温已将3人蒸得满头大汗。
走在前面的牛钊拿着手电筒照明,13条碗口粗的电缆通向看不见的尽头。李良用局部放电检测仪测量电缆中间接头的放电情况。
“仔细做好记录,明天还要复检。”牛钊提醒道。在阴暗闷热的沟道里,3人顺着电缆走走停停,不时弯腰、下蹲,检查电缆本体、附件、交叉互联箱和接地装置是否破损、变形,详细记录相关数据。
15时,3人排查完10千米沟道内的17根电缆和67个电缆中间接头、6个电缆拐弯处,确认月四线安全可靠运行。
3人的脸早已涨得通红。来到地面,他们脱下湿透的衣服,拧出了一大摊汗水。“咱们这是免费蒸桑拿。”牛钊打趣道。高温天气,他们每天都要在沟道内巡检8千米至10千米。
为筑牢电力防线,国网陕西电力各单位加强电网运行管控,扎实开展线路运维。身着红马甲的“电力卫士”穿梭在特高压线路、跨省跨区联络线、重要电源送出通道等重点线路,用测温仪精准扫描每处接头,长时间蹲守在大负荷线路段巡检。
“只要线路安全,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牛钊说。
夙夜抢修,消除隐患守光明
迎峰度夏期间,极端天气与用电高峰叠加,考验着电力人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此,国网陕西电力做好充分准备,一次次与时间赛跑抢修故障,扛牢保供责任。
7月31日凌晨3时,乾县县城车站对面的街道上仍然一片繁忙。刺眼的探照灯下,国网陕西电力乾县供电公司的抢修人员在紧张作业。
连日高温让乾县电网负荷攀升。城关供电所巡线人员例行巡检时,发现162城北线1档导线存在隐患。
“绝不能让隐患变成故障。”乾县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白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技术骨干前去勘察,最终决定在凌晨3时进行抢修。此时电网负荷较低,开展抢修既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用户的影响,又能争取充足时间。
这次抢修的关键,是将原来3根150绝缘导线更换为载流量更大的240绝缘导线。“注意导线弧度,确保更换后安全距离达标!”现场负责人反复叮嘱。
导线架设、固定、引流线搭接……抢修人员在杆塔上精准操作,每一个步骤一丝不苟。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不停地流淌,浸湿了厚重的工作服。
经过近3个小时的奋战,5时50分,随着最后一根引流线搭接完成,抢修工作顺利结束。“把故障消除在发生前,才是真本事。”抢修人员张文涛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笑着说。
在迎峰度夏的日子里,这样的“深夜行动”仍将继续,只为守护城乡永不间断的电流。
从陕北到陕南,从城市到乡村,陕西电力人不畏酷暑、不惧风雨全力保供电。7月中旬以来,国网陕西电力已出动抢修保障人员7551人次、接入应急发电车1353台次。为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国网陕西电力将全省8190台发电车接入“一图一表一方案”,细化制定居民小区“一小区一预案”,扎实开展客户排查并制定“一户一策”共计901个。
“电力卫士”用心呵护、用情守望、用力担当,让可靠电力成为三秦百姓清凉度夏的坚强后盾,成为万千企业正常生产的强力支撑。
记者 肖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