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西”望 | 西安 令人向往的健康城市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0-08-31 07:55

f5de5990f9c416a1bfe3388bec425707.jpeg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

8月24日,西安市召开卫生健康大会。会上提出,要全面建设健康西安,打造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未来3年西安市三级医院要达到55家 ,新增医疗床位1.3万张以上。

那么,西安医疗的家底如何?为什么要打造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

6d0d2ea614c71c7e8c22a8d31479cd80.jpeg

陕直股份引进100架贝尔直升机并逐步在陕西省构建空中医疗救援服务(AMS)网络。

西安医疗的家底如何?

之前,人们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实力和家底,通常都是以GDP论英雄,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发达”成为了更高维度的衡量标准。也有人说,一座城市,经济体量是“钱脉”,医疗实力是“命脉”。

分析一座城市的医疗实力要从三甲医院数量,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医务人员数量等等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从医院数量来看,根据《2019年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简报》显示,截至当年末,按等级分,三级医院42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7个),二级医院104个,一级医院98个,未定级医院121个。作为省会城市,西安市集中了全省最优质的医疗资源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中国城市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专题报告》(简称《报告》)显示,西安三甲医院数量全国排第七

bdb6f9a44177b628a858bfc5ad572407.jpeg

当然,除了数量上西安的医院处于全国前列,质量上的实力也并不弱。

根据复旦大学医学管理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百强医院分布最多的城市是北京,高达21家,排在第二位的上海有17家,第三位的广州有9家,拥有五家医院上榜的西安排名第四。

看完医院的数量和质量,再看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总数。以医疗机构床位数来看,2019年末,西安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0634张,与2018年比较,床位增加2860张。2019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90张,高于全国的6.30张

在卫生人员总数方面。2019年末,西安市卫生人员总数达151123人,比2018年增加10391人。其中,2019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4.1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5.66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上数据展示了西安医疗 “软硬实力”,可以看出,无论是基础医疗资源,还是高端医疗水平,西安的“命脉”跟得上“钱脉”,并排在众多城市前列。据《报告》显示,从2019年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指数看,西安在全国位居第十

3213728848b71e8702bb69685f247c5c.jpeg

为什么要打造区域卫生健康中心?

今年年初,西安市统计局12340社情民意专线调查中,随机抽取800位市民进行访问,了解其2020年的新年愿望和期盼。结果显示,健康医疗再次登上受访者关注度榜首。可见,“看病难”、“看病贵”仍是当下百姓热切希望政府解决的重要方面。

“看病难”可分为两种。第一是“绝对性”看病难,是由于医疗资源绝对不足无法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看病难”,这往往发生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的偏远农村地区;第二是“相对性”看病难,是指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于居民需求的不足,造成患者去大医院看专家“难”。突出表现为许多人看小伤小病也涌到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

“看病贵”也有几种:第一是“个人主观感受的‘贵’”;第二是“家庭无力支付的‘贵’”,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其实质是疾病的经济负担过重而缺乏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问题;第三是“社会无法承受的‘贵’”。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全社会医疗费用的总水平有一种不断增长且增速居高不下的趋势,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当它超过了整个社会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陕西省城市和农村都面临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水平差异过大等问题。城市的少数大医院里人满为患,社区和乡镇医院、乡村卫生所则因为医疗条件落后、医生水平不高等原因而无人问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对作为新一线城市的省会西安,提出了要求。

8月24日,西安市召开卫生健康大会。大会发布《全面建设健康西安 打造区域卫生健康中心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和《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征求意见稿)》(简称《三年行动方案》),指出在未来三年内西安市将新建三级医院13家,新增三级医院床位1.3万张以上,建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将西安打造成为西部领先的高质量区域卫生健康中心。

2cdc4653cf51852755a56a298274b51c.jpeg

那么,什么是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区域卫生健康中心主要定位于,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等方面代表区域顶尖水平,对周边城市的医疗发展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中心城市。

对于西安而言,打造区域卫生健康中心,无论是从医院规模、学科建设,还是人才、技术、业务辐射面等各方面都应处于区域内领先地位,才能与中心城市相匹配。

对此,这次印发的《意见》从医疗资源配置、疾控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大健康产业发展、智慧医疗应用、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8个方面27项具体政策措施;《三年行动方案》更是提出了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123”行动目标和3个方面12项具体工作。

如今,健康西安的蓝图已经绘就,“设计图”正变为“施工图”。8月26日,据西安市卫生健康委介绍,目前13个医院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在这多重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西安市民家门口的医院将会越来越多,西安市民的健康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随着群众就医的“痛点”被逐个击破,健康的西安离广大城乡居民越来越近。

325c9003da9a2fff60b2da6b6730e0c4.png

从卫生城市到健康城市,回归西安初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健康城市的提出是一个历史轮回,它又让我们看到了城市建设发展的初心。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就曾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内容很大程度上就已具备健康城市的雏形:包括号召全员参与除害防病、清洁环境等,所提倡的政府领导、全民参与的方式,与健康城市基本要求有很多相通之处。

而健康城市其实是卫生城市的升级版,通过改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卫生服务得到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从而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实现城市建设与人类健康的协调发展。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意味着我国健康城市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到了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根据部署,2019年4月,西安市印发了《“健康西安2030”行动规划》,更是提出:到2020年,市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西部地区前列。到2030年,健康西安基本建成,人均期望寿命将从2015年的78.53岁,提升到2020年的79.88岁、2030年的81.88岁。

不过,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由于居民寿命与医疗技术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逐步增加,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使得慢性病人群增长迅速。加之禽流感、猪流感、“非典”、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不时探头,面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尚未完善……这些自然和社会、常规和突发因素综合起来,构成了健康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aa3ff3e338284af14e5c82088019baa2.png

对此,西安市委书记王浩指出,全面建设健康西安、打造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是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是补齐民生短板、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迫切需要。

毕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前题是安全与健康,是公共卫生。安全与健康是城市发展的初心与使命。此次,《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的发布,更是西安这座城市的健康承诺。

立足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致力于打造区域卫生健康中心的西安,如今已将健康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丰富城市内涵,构建从加强生态保护到优化健康服务、从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到培育发展健康产业的“大健康”体系,一个从“面子”到“里子”都健康的城市轮廓愈加清晰。

我们坚信,健康西安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一座令人向往的健康之城将巍然屹立。(文/李为涵 王巧)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