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宣讲“大格局” “理响雍城”聚民心 宝鸡市凤翔区“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宣讲活动综述
来源:宝鸡市凤翔区委宣传部 2024-11-27 09:38
立冬前的一场秋雨过后,渭北原上的气温骤降,位于宝鸡市凤翔区苹果主产区的范家寨镇乔家堡村,忙碌了大半年的果农们进入了短暂的“休养”时刻。
早上九点刚过,50多岁的老乔一手握着保温杯,一手提着马扎,急匆匆赶往村广场。一路上,他还不停地招呼着老伙计们,“走走走,到广场听宣讲走,九点半就开始了!”村党支部书记辛家明从早上八点就开始忙活了。村上的会议室太小,容纳不了多少村民,辛书记就张罗把长椅、凳子搬到广场,外面地方大,群众来了都有地方坐。“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在哪里”,醒目的横幅挂在广场中央,村民们以扇形状围坐一起,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宣讲队员的讲解。听到有关合疗报销政策解读,老乔第一个提问,他关心的是去年老伴两次住院产生的费用。医保局的同志当场给老乔作了详细的解释。
当法院同志讲到彩礼纠纷的时候,现场群众七嘴八舌,纷纷表达对当前高额彩礼的不满……这是宝鸡市凤翔区“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巡回宣讲的真实写照。
宝鸡市凤翔区“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始终牢牢把握“谁来讲”“讲什么”“向谁讲”“怎么讲”“在哪讲”五个核心要素,创设宣讲“大格局”,不断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贴近生活,用“乡音”传“党音”,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走新”更“入心”。
聚焦“谁来讲” “小团队”展现“大作为”
如何建立一支坚定信仰党的创新理论、系统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生动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宣讲队伍?
“移风易俗新风尚,优良传统不能忘。农村建设是方向……”在凤翔区城关镇,“理响雍城”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成员唐国强、符小芳等演职人员通过小品《走不起》,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带来的社会问题,引发现场群众阵阵掌声与沉思。
“我俩是咱区上剧团的演职人员,能以这种方式参与到宣讲中,我们都觉得非常有意义。”唐国强说。
“这600元的煤改电补贴不是发到你手里,或者打到你的银行账户,而是抵消你家里在供暖季产生的电费……”这是宣讲团成员、区发改局干部胥引娟在下沉横水镇大塬村宣讲,为群众解答煤改电补贴政策问题的现场。
“之前宣传煤改电补贴政策大都是发发传单,现在跟着宣讲团在镇村巡回宣讲,面对面给群众答疑解惑,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政策不但讲清楚了,宣传效应也扩大了。”胥引娟高兴地说。
“如果被猫或狗咬伤,第一时间就要去卫生院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是干预治疗的最有效方式……”这是宣讲团成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干部闫欣悦在南指挥镇宣讲的场景。
“平时接触不到这些知识,今天听了宣讲,我回家就把狗拴起来。”南指挥镇的王阿姨说。
实现基层理论宣讲常态化、长效化,关键在人。在已有的区委宣讲团、领导干部宣讲团、专家学者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和凤翔融媒宣讲团5支主体宣讲队伍基础上,凤翔区“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拓展建立红色党史、法治教育、精神文明、产业振兴、生态文明、民生保障等特色宣讲队,纳入各行各业业务骨干百余人,包括党员骨干、道德模范、企业职工、思政教师、文艺人才等,通过“重大主题宣讲+特色宣讲”组合的“5+N”模式,让群众在一场宣讲中接触各方面政策知识,扩大认知范围,让宣讲真正走进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
聚焦“讲什么” “我要讲”转为“我要听”
“发生彩礼纠纷后,法律上如何划定经济损失……”在凤翔区彪角镇三岔村的梧桐树下,区法院干部李昊雄与村民面对面,结合工作中接触的具体案例,开展治理高额彩礼助力移风易俗宣讲,现场群众热情高涨。
“讲的好,能听懂,说出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声,高额彩礼的风气应该刹一刹、管一管了,要不然,年轻人不敢结婚,结不起婚,这可是社会大问题啊!”彪角镇三岔村王大爷说道。
基层宣讲团,就是要做老百姓的特殊“翻译官”。尽管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写得清清楚楚,但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能理解,必须得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印证说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农村宅基地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
土地承包政策、宅基地流转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区委党校讲师细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针对农村群众宣讲设置了专题,宣讲内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讲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宣讲同志给我讲明白了,土地流转必须得我们农民同意,更不能改变耕地用途,这是受法律保护的。”糜杆桥镇的赵大爷听了宣讲,在现场说道。
凤翔区坚持理论宣讲“大格局”,在作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宣讲工作的同时,聚焦群众衣食住行,系统纳入就业创业、医保农保、种养殖补贴政策、食药安全等25个职能部门的63项宣传宣讲内容,制定宣讲“菜单”,镇村(社区)根据群众实际需要“点单”,宣讲团牵头单位“下单”,组织宣讲队员下沉基层,宣传宣讲“接地气”“有温度”,老百姓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
聚焦“向谁讲” “大水漫溉”变为“精准滴灌”
“邻里之间为耕地界畔发生纠纷,不要想着用拳头解决问题,这是最不划算、代价最高的解决方式,第一时间向村委会反映,镇司法所介入调解,这些矛盾最终都能和平化解……”
这是凤翔区“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法治教育宣讲队队员、区司法局干部卢虎强在虢王镇给群众宣讲时候的一段话。时隔一周,宣讲团下沉田家庄镇的时候,卢虎强再次受邀,而这次宣讲的对象是镇中学学生。
“什么是校园霸凌?如果遇到校园霸凌,你是还手,还是第一时间向老师或家长反映?”这是卢虎强特意给孩子们宣讲的关于防范校园霸凌的内容。
面向不同对象,宣讲内容和方式都要做出改变,这不仅仅是宣讲师卢虎强的切身体会,也是“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所有宣讲师对宣讲工作的精准定位。
为确保党的创新理论“讲”得好、“传”得开,凤翔区积极探索,扎实开展各类分众化宣讲。坚持向党员领导干部讲“准”,确保党的政策和创新理论一贯到底,不打折扣;坚持向基层群众讲“实”,确保宣讲的政策号召力、精神凝聚力不断增强;坚持向重点群体讲“透”,抓牢青年群体,确保理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坚持向网络群体讲“活”,推动传统宣讲方式同互联网高度不断融合,切实把理论宣传“落细落小”,力求宣讲因“分”而“精准”、因“众”而“精彩”。
“今年以来,“理响雍城”宣讲团通过把握不同群体差异性、选择性、多样性的理论需求,强化分层分类宣讲,实现“供需配”全面、精准、良性互动,确保宣讲工作全面铺开,宣讲对象全面覆盖。”凤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亚斌说。
聚焦“怎么讲” “文艺范”诠释“大道理”
“凤鸟衔环熏形器之所以能够展陈于世,最主要的原因当年的小学生方国强和他的母亲对于文物重要性的认识,正因为他们母子二人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做法,才避免了这件文物二次流落,避免了丢失这一国宝级文物……”这是宣讲团成员、区博物馆干部雷豫在虢王镇宣讲时候的场景。
“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听到这个文物保护,咱要向先进学习,文物属于国家,谁都不能把文物据为己有”现场聆听宣讲的虢王镇江湖村王大爷说到。
“《文物保护法》已颁布多年,但要给群众宣传,干巴巴地讲解法规条规,效果不太理想。我就把这个文物发现的来历融进故事,既给群众讲了青铜器文化,又宣传了文物保护理念,这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雷豫说。
面向普通群众讲“大道理”,一定要找准切口、找准载体、讲活故事,群众喜欢听、听得进去才是检验宣讲方式好坏的关键所在。
“在咱雍城自来水公司有个员工叫张亚当,有一天他下班经过东关外贸公司,发现地上躺着一个背包……”在凤翔区柳林镇中心广场,“理响雍城”精神文明宣讲队队员王晓芳通过“宣讲+故事”的方式宣讲“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切口,让群众在沉浸式宣讲中领会“诚信”的内涵。
“移风易俗赞歌扬,凤翔儿女勇担当。先进事迹有多件,听我为你说端详。文明倡议写得好,婚事新办是首要……”这是“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下沉长青镇宣讲移风易俗时候的快板片段。
凤翔区充分发挥文艺家优势,编写了情景剧《爱心急救》《遇见苏轼》《情满雍心帮》《清风大塬》《彩礼清风》,小品《为安全代言》《不忘初心》等剧目,理论宣讲“摇身一变”,文艺范儿十足,群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春风化雨润无声”接受了理论政策普及教育。
文艺宣讲、故事宣讲、互动宣讲……理论宣讲不再是单一的课堂讲授,以讲故事代替念稿子,把宣讲提纲变成群众听得懂的“明白话”,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戏曲、快板、情景剧等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凤翔区的花式宣讲日益成为广大群众追捧的精神大餐。
聚焦“在哪讲” “小场景”发挥“大功能”
凤翔区委党史研究室干部孔春芳站在大戏台子上,面向台下近千名戏迷观众讲述着发生在陈村镇紫荆村的红色革命故事。这是一年一度的陈村镇西街村古历九月十二庙会的现场。舞台是给秦腔演唱搭建的,唱戏的舞台怎么又成了理论宣讲阵地?
“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宣讲团打造成为易于组织、方便开展的理论宣讲‘骑兵’小分队,灵活性、机动性强,群众在哪级集聚,我们的宣讲就延伸到哪里。所以,镇村的古会、集市,社区的休闲广场等地点,都是我们宣讲团要‘挺进’和‘占领’的重要宣讲阵地。”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冯雷说。
“这次‘理响雍城’宣讲团下沉陈村镇,刚好西街村唱戏赶会,十里八乡的群众都来看戏,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让宣讲师走上大戏舞台,为群众宣讲理论政策,这个效果真得好啊!”陈村镇党委宣传委员石敏说。
“本来是看戏来了,没想到还听了这么多和我们农民有直接关系的政策,今天没有白跑一趟,大戏看了,宣讲也听了,我回去得给街坊邻居好好说说!”庞家务村的辛大爷高兴地说。
古庙会传新声,皂荚树下讲政策,休闲广场听故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看节目……从会议室、大礼堂走向广袤的田野,走进基层群众,凤翔区“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活跃在1179平方公里的雍城大地上,持续推动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线下宣讲如火如荼,线上宣讲方兴未艾。
凤翔区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优势,从9月初启动“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微视频大赛作品征集活动,全区各行各业理论宣讲精英骨干踊跃参赛,征集作品60部,经过专业评审,40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凤翔融媒宣讲团”依托“两微一端”平台优势,统筹协调全区各级政务新媒体资源,从11月下旬起,每天推发一部宣讲微视频,迅速在全区上下掀起了学思想、学理论、促实干的热潮。
“理论宣讲要适应社会发展、媒体发展和群众需求,“线上+线下”宣讲模式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也为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开辟了新阵地,理论宣讲从‘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这是我们全心打造‘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的初衷和目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亚斌说。
思想旗帜指引前进方向,理论光芒照亮奋进征程。截至目前,凤翔区“理响雍城”宣讲团已开展宣讲156场次,线上线下受众67.8万人次。凤翔区“理响雍城”理论宣讲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选优配强宣讲骨干,拓展延伸宣讲内容,全面整合志愿服务,创新理论宣讲形式,丰富宣传宣讲载体,增强理论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实践、走进生活、走进大众,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闫芝羽 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