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扮靓城市“面子” 夯实民生“里子”
来源: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2024-07-04 09:26
六月的宝鸡,花开满城。街道整洁宽敞、市场规范有序 、市容洁净靓丽……无不让人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脉动,袅袅烟火气的生活里,弥散着渐馥渐浓的“文明香”。
扮靓城市“面子”,做实民生“里子”。近年来,宝鸡以“绣花功夫”精织城市管理“新画卷”,通过“夜经济”点燃城市烟火气,以“城管蓝”助力“天空蓝”,让市容环境靓起来、基础设施好起来、市政道路畅起来。
“夜经济”燃旺“烟火气”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宝鸡市高新区吾悦广场旁边的雍城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小摊前围满了顾客,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摊主们忙得不亦乐乎,火爆十足。
如何保障夜市干净整洁、安全有序?一个个“暖心蓝”,一件件“暖心事”,成为宝鸡大街小巷一道道的“暖风景”。
“张师傅,您制作烤串时要注意佩戴口罩和穿工作服,食材使用后要顺手盖好防蝇罩。”
“王大哥,您要记得把备案卡和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张贴于摊位醒目的位置。”
“小王,你现榨的各式果汁最好能有块餐牌并且明码标价,让顾客一目了然。”
……
为了护航“夜经济”,守护“烟火气”,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高新执法大队在“面子”和“里子”上双向用力,在“品质”和“颜值”上齐抓共管,用监管的“人情味”提升城市的“烟火气”,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
“经过我们的努力,让宝鸡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圈火起来,百姓‘乐'起来,从‘一片美’走向‘全域美’。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我们的辛苦付出还是值得的。”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高新执法大队队长陈剑欣慰地说。
“为做好夜经济的配套服务,我们根据商户、摊点需求,结合实际,统一划定经营区域、统一经营时间、统一桌凳、统一餐饮设备等,让商贩在文明经营的前提下,更加接地气、聚人气,让市容与繁荣同在,烟火与文明共存。”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容管理科科长郑忠宏表示。
“这里的环境好、管理好、服务好,干净整洁、食材新鲜、味道纯正,传承了我们西府人最原始的记忆。”前来品尝特色特色美食的张女士高兴地说。
这是宝鸡构建“大城管”格局,当好“城市管家”,助力擦亮文明底色的一个生动实践,为摊点“安家”,为商铺“扩容”,用“辛苦指数”提升“文明指数”换取“幸福指数”,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近三年,宝鸡共命名103条市容精细化管理示范街(路)和32处星级便民摊群点,为全面提升城市市容管理精细化水平打造了“样板间”,树立了新标杆,成为宝鸡市市容管理的模板。
“小摊点”彰显“大民生”
忙碌在项目工地一线的农民工用吃苦耐劳、默默奉献,建起了城市一座座高楼大厦,用一身脏换来了城市万家净,如何把“食”事办好,让小摊点服务大民生,让城市更具人情味和“烟火气”?
手工水饺、自选盒饭、豆花泡馍……各色美食香气扑鼻。6月22日,正午时分,位于宝鸡市兴渭五路农民工就餐服务点,数十家摊点生意红红火火,一排排帐篷和小饭桌整齐有序,数百名前来就餐的民工络绎不绝,“烟火气”在这里弥漫升腾。
“以前我摊位不固定,生意受影响,现在有了固定的摊群点,再也不用“打游击”了。”卖快餐的周边村民陈大姐说,“城市的整洁环境来之不易,在做好生意的同时,我们会尽自己所能,维护好城市环境。”
正在就餐的王师傅对前来规范秩序的渭滨区城管执法队员说:“感谢你们规范摊点,让我们既能在工地门口吃上安心又安全的热饭菜,也为工友们提供一处忙碌后难得的休憩之地。”
小摊点、大民生,这是渭滨区城管执法大队牵头规划设置的临时便民摊点群,周边有不少在建工地,建筑工人多,用餐需求大,生活配套设施不足,工友们吃饭成一大难题。
“这条街以前杂乱无章,我们创新举措推出了‘临时摊规点’,划定摆摊区域,严格设摊时间,规范让‘城市筑梦人’吃上放心饭,让流动摊贩‘筑巢安家’。”渭滨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第四执法中队负责人何伟介绍。
如今商户不仅经营更加规范,也更加注重环境卫生,每天营业结束后都进行打扫,确保地面无污渍、无积水。
这只是宝鸡提升文明城市创建“软实力”的一个缩影。从无序占道变有序经营,工地旁的小摊点,让市容有“美颜”,工友吃饭有“尊严”,卫生环境有保证,为城市带来更多最抚凡人心的“烟火气”“文明风”。
“城管蓝”守护“宝鸡蓝”
“见缝插针”的草皮铺设、自动“降雨”的喷淋设施、出场地的车辆自动感应“洗澡”……在宝鸡高新区中华石鼓园一工地旁,密网遮盖、洒水降尘、雾化喷淋等多种措施,让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不再尘土飞扬。
“夜间施工车辆禁止鸣笛,施工面围挡四周加厚隔音棉。”6月20日,城管执法队员了解该项目施工进度和困难时,为施工企业献计策,交流传授夜间施工降噪方法。
该项目施工方负责人说:“扬尘治理要求越来越高,全方位的抑尘措施几乎是各施工工地的标配。周边居民感受到了施工现场‘改头换面’的变化,以前小区门口要施工,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现在没什么影响。”
“巡查过程中,我们会重点关注在建工地是否做到了‘六个百分百’。”宝鸡市高新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贾林勇介绍,“六个百分百”即为工地周边是否100%围挡、物料堆放是否100%覆盖、出入车辆是否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是否100%硬化、拆迁工地是否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是否100%密闭运输。
为全面提升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水平,宝鸡市高新区以“定点值守+随机抽查”执法双机制为核心,通过走进在建工地开展“普法宣传进工地”活动,与“721”工作法深度融合,引导建筑施工方做好施工扬尘、噪音管控及渣土运输管理等工作,以“城管蓝”守护宝鸡人民的“天空蓝”
这是宝鸡市城市管理系统从“管理”向“服务”延伸和转变的一个缩影,构建人民满意城管品牌,叫响城市管理“宝鸡模式”。
如今,随着对施工场地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宝鸡市大大小小的工地基本告别了“灰头土脸”。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探索城管执法‘疏堵相结合’,推动‘严管’向‘巧管’‘善管’转变,打造‘城管零距离’服务品牌,为城市管理增添更多温度。”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王昭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