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新区: “双碳”目标引领绿色转型
来源:榆林日报 2022-03-17 15:03
童心向党
乐享运动
守护市容
啤酒生产
智能化操作
自榆林高新区被工信部评定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以来,该区加快推进绿色园区建设,按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突出问题整治,实施精准治污,固废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园区技术、资金优势,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和倒逼作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深学笃行 提升治理——
投入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
榆林高新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要义和时代内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021年,先后9次组织集中学习,不断增强干部群众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贯穿于高新区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同时,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先后16次深入企业一线,调研督导环保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现场抽查群众举报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与企业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查看遏制“两高”项目措施落实情况、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现场办公,明确部门、企业责任和进度时限,全面、科学、精准解决问题。
2021年,榆林高新区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集中力量保障环保事业,全力投入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推动组建成立了榆林高新区环保分局,加大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污水厂、工业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公用环保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度。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铁腕治污攻坚行动从12项扩展到29项,完成禁燃区内燃煤锅炉拆改6台、餐饮油烟净化器安装668家、汽修行业有机废气净化处理设施安装12家、储备地集中整治46处、入河排污口整治8个。严格生态环境执法,开展12项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先后出动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企业500多家次,累计下发督办函67份。如今,高新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榆溪河(高新段)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稳中向好。
服务大局 协调发展 ——
在服从与服务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定位
作为榆林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榆林高新区坚决在服从与服务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定位,坚决服务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一区三基地”建设,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资组建运营平台,共建10平方公里榆横综合中试示范基地,布局以煤为“头”、以高值含氧化合物为“尾”的全产业链。
目前,基地办公研发楼已全部封顶,室内二次结构和装修施工启动;基地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签订了千吨级乙醇制乙烯中试、先进纳米分子筛催化剂中试等两个中试项目,绿电绿氢双碳双控产业化、基于原创性风热机组新型风光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PBS可降解塑料、50万吨/年低碳绿色环氧树脂全产业链及新材料产业园等四个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签约总投资为208.07亿元,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
2021年7月8日,榆林高新区与远景集团签署项目入园协议,远景集团智能风机整机制造和储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正式落地榆林高新区,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在榆林高新区形成以风电、储能等为核心的高端绿色能源装备产业集群。2021年7月25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与榆能集团共同建设的“榆林高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落地榆林高新区,基地产线首期投资1亿元,年生产国产计算机5万台,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榆林高新区在国产自主信息技术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2021年10月13日,榆林城投佰盛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100万吨液体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达产后,将实现百万吨级液体二氧化碳综合利用。
除大力引进“含绿量”项目外,榆林高新区还积极布局氢能、数字经济、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型产业,启动建设新材料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园、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推动园区经济体系从“一煤独大”向多元发展、多级支撑转变。联合西安科技大学、陕鼓集团等知名高校、企业,开展园区绿色发展研究,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主体与绿色技术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赋能园区产业发展。针对榆林生态脆弱实际,联合黄河水利委员会,共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推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环境友好 城市名片——
成为榆林人定居、生活、创业、工作的首选地
2021年,榆林高新区以重大活动为契机,投资4500万元,完成榆横工业区11条道路及5处专项绿化,栽植乔木树种5.96万株,栽植灌木、色块、地被类植物55.81万平方米;完成管网改造68.9公里,实现园区园林绿化用水管网专用;补栽乔木2941株、球类335株、绿篱色块及灌木13759平方米、地被11360平方米,改造绿地4500平方米;采购时令花卉6万多株,种植时令花卉9600平方米;开放榆溪河公园停车场、兴达路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848个,与交警、执法等部门协同推出惠民措施解决“停车难”问题。
硬环境不断升级的同时,榆林高新区还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屏等多种渠道宣传绿色低碳生活,倡导市民绿色出行、节能节水、使用新能源、垃圾分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沙河公园、阳光广场公园、榆溪公园、百米绿化带……从高空俯瞰榆林高新区,一座座公园有如翠玉般嵌于城市的高楼中。朝阳大桥、科技馆、大剧院等一批建筑成为榆林的“网红打卡地”。
统计显示,榆林高新区地标性绿地公园总建筑面积已达13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52%,生态宜居的幸福底色越来越亮,已经成为榆林人定居、生活、创业、工作的首选地。
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绿色。进入“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榆林高新区将继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治污、护蓝增绿,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为牵引,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积聚绿色发展动能,引育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园区绿色转型升级,探索生态文明与科技创新、经济繁荣相协调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