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 : 一个社区的“抗疫”缩影
来源:榆阳区人民政府 2020-02-16 09:03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以来,桃源路社区高度重视,在驼峰路街道的领导下,全面、科学、有序地开展着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干部勇争先锋、做表率,在工作中每个人都不知不觉转换了身份,扮演着众多的角色,每天都上演着“变形计”。
一、“抗疫”战线的“顶梁柱”
1月26日(农历初二),桃源路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俊英接到街道办疫情防控工作电话。“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迅速放下手中事情,跟家人交待几句,立马奔赴工作岗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王俊英每天24小时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手机从不敢离身,时时关注每一条预警信息。
“您好!因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如您有接触武汉回榆人员,或者您家有武汉回榆人员请务必告知我们!”……这是连日来王俊英和她的社区同事们的工作内容。桃源路社区4000多户居民,电话总是有打不通的,她就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物业、小区保安等力量,按照网格划分小组深入小区、楼栋、平房,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张贴标语、告知书、大字报、微信、公众号、“小喇叭”等方式,全覆盖排查辖区外来人员信息;还给辖区居民宣传“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外出”内容,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号召居民春节期间不串门、少去公共场所,取消各类聚餐。
社区辖区人口多、小区多,工作量大,从初二到现在,王俊英没有休息一天,有时忙得根本顾不上吃饭,饿了就吃点方便面充饥,然后又接着继续战斗!每天都是与辖区居民“近距离的接触”,只有一层薄薄的一次性口罩防护隔离,但她从不畏惧,始终顾全大局,切实发挥好社区两委班子“主心骨”、“顶梁柱”作用,敢于担当、甘于奉献。
王俊英的丈夫也是乡镇干部,目前夫妻两人都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基层,对家里的两个孩子疏于照顾,王俊英心存愧疚之情,但她无怨无悔。社区同事们常说她“大疫灭亲”,舍小家顾大家;她却说:“我作为桃源路社区第一责任人,确保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健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疫情”当前,我更应该站在第一线。”
二、办公室“接线员”的坚守
“喂,你好,我是桃源路社区小尤,打扰您了,了解一下你们家里有没有人外出,有没有外地亲友来访……”“喂,您好,我又得打扰您了,今天体温多少度?身体有什么不适吗?没有就好,感谢您的配合与理解,再见……”桃源路社区办公室里热情又温暖的声音总会响起。这是社区干部对辖区居民进行电话寻访,每天电话寻访雷打不动,总是轻言细语安慰留观的居民不要着急,安抚焦躁不安的居民,确保他们情绪稳定,安心在家不要外出,把疫情扩散的可能扼杀在摇篮里。
三、社区防疫“百变金刚”
一场人民战争已经打响,桃源路社区皆是战场,人人皆是战士,大敌当前,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都是主战场。社区工作人员变身防疫一线的“百变金刚”,豁得出,顶得上,靠得住!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桃源路社区全体人员视疫情为战情,她们坚决落实排查不漏一人、隔离不漏一人、监测不漏一人、管控不漏一人“四个不漏”的疫情防控措施。有在各个小区门口严防死守的志愿者;有马不停蹄人不歇气入户排查的网格员;有坚守办公室的温柔“电话客服”;有统计四类重点稳控人员,每天加班到深夜的社区“表姐”;有平房区巡回播放疫情告知书的“小喇叭”;有“全副武装”为重点稳控人员全面监测的“白衣天使”;有······
社区就是大家这个春节的大舞台,她们就是这个舞台上最美的“演员”。岗位就是年味,身上的伤痛,全然被抛诸脑后,社区的工作人员们还依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辖区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忙碌着。
四、居民眼中的“门神”
桃源路社区有7个小区,各小区保安员不顾个人安危、身临一线,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担当意识,与社区、物业密切配合,全面加强外来人员排查、出入人员体温监测、车辆管控与消杀,并逐一登记信息,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他们是忠诚的“门神”,守护着一方家园,护佑着居民的安全。
五、有一个名字叫“党员”
“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冲上去谁冲上去?党员就是不一样,党员就要带好头,关键时刻冲在前,困难面前不退缩。”这是桃源路社区一名党员志愿者宋飞龙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说的话,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宋飞龙,西安外事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今年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看到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他立刻行动,主动联系桃源路社区,请求加入防控工作中当一名志愿者,配合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城东雅苑小区值守,参与进出人员信息登记、体温监测、消毒工作,并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和车辆通行卡、对防控意识薄弱的商家和个人进行多次劝导。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作为一名党员,他愿意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和众多一线社区工作者们为居民守护家园,让居民看到,党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力量和希望,用行动引领居民,汇聚起群防群治、同舟共济的强大力量,携手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保卫战。
六、社区“抗疫”路上的志愿者
在桃源路社区的“抗疫”路上,有那么“一抹红”在温暖着人心。他们身穿红马甲,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疫情发生后,桃源路社区发布了应急储备志愿者招募令。短短两天时间组建起一支30余人的抗疫应急志愿者队伍。他们根据自身条件,自主申报志愿服务岗位。有的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进行防控和排查;有的志愿者不停地打电话摸排辖区内的三返人员;有的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宣传资料,对异常情况进行登记;辖区每个小区的监测点都有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协助安保人员为居民办理出入登记,测量体温,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进出的车辆登记、消毒。有满头白发的七旬老党员牛玉斗,每天举着小喇叭,走街串巷劝导不戴口罩或聚集的居民;有同样在单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无法参加社区志愿者的白岩松,主动捐助500元的爱心物资,为疫情防控工作再奉献一点力量。
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党员高旭升说:“我们不能和医生警察去抗疫一线,但可以当志愿者去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活成一束光,尽管微弱,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战胜疫情,就会变成温暖别人、照耀别人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