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年轻干部到田间地头“蹲苗”讲群众听得懂的话 办最实的事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9-07 19:10
“经过‘蹲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会讲群众话了,和街办干部、村上干部、群众的关系更亲密了。”9月5日,临潼区委宣传部召开宣传系统首批“蹲苗”干部结业仪式暨第二批“蹲苗”干部动员大会,经过三个月扎扎实实的“蹲苗”,姚润雨等第一批“蹲苗”干部收获满满。
“蹲苗”一词原意指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茎叶徒长。年轻干部经过“蹲苗”,才能接地气,在基层实操中增长本领。
姚润雨(右一)在北田街道西渭阳村向群众了解沙地红薯种植情况。图/通讯员 王三合
今年5月以来,临潼区开展宣传系统年轻干部“蹲苗计划”工作,全区40名年轻干部通过“下蹲”和“上挂”两种形式参与。
“‘蹲苗计划’的初衷,就是希望年轻干部善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在宣传工作中更好践行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据临潼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持续一年的“蹲苗”活动,将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蹲苗”干部多向书本理论学,多向人民群众学,多向基层干部学,不断完善自身知识能力结构,全面增强适应新时代宣传工作新发展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的能力素质。这也是宣传系统进一步改进作风,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增进群众感情之举。
2020年大学毕业的临潼区委宣传部理论科干部姚润雨,是个不折不扣的城里娃,出校门后直接进入机关,缺乏基层历练。
姚润雨告诉记者,她第一次跟着尖角村干部入户动员疫苗接种时,在村民家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得热闹,自己却插不上话。“听不懂方言,话都讲不上,更别提开展工作了,看来做好农村工作光靠一腔热血是不够的。”
为快速适应基层工作,姚润雨每天坚持向街道干部了解辖区情况,同时跟着村干部学习入户工作方法。两个多月后,她已经能用方言和村民们拉家常、做工作了。“我在参加北田街道党性教育基地几次讲解的过程中,发现越是接地气的宣讲,大家听得越起劲儿。当我用群众听得懂的话和大家交流时,互相都感觉亲切多了。”这种变化让姚润雨更添工作动力。
“润雨能力不错,我上次和她说村上沙地红薯快要上市销售的事,她就马上组织宣传推广,今年‘金杯’‘口碑’双丰收。”北田街道西渭阳村党支部书记任茂林说,现在有啥事大家都喜欢听听润雨的想法。
“我感觉收获特别大,就比如出文件,以前不觉得冗长,但设身处地了解了基层干部千头万绪的工作后,我更加注重和他们的沟通,再出文件就会侧重如何保证快速有效地完成工作。”
郝静也是临潼区委宣传部的干部,在区级部门工作近10年。“这回‘蹲苗’,见的是最基层的群众,干的是最基层的事情,吸收了好些接地气的‘养分’,短短几个月感觉成长了很多。”
“新时代下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意义重大。”在马额街道南庙村“蹲苗”3个月,郝静听取村民意见,和村干部商量,一起将庞玉芹先进事迹学习教育基地纳入到临潼“红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图中,并将其融入乡村旅游线路,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振兴。
在一批机关干部“下蹲”的同时,零口街道的宣传干部李宁被选派“上挂”到临潼区融媒体中心,补上专业知识短板。通过岗位优势,李宁加入区融媒体中心助农服务团,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推广零口甜桃,辖区农户桃子供不应求,单价是去年的3倍以上,让群众真真切切地尝到了甜蜜的幸福。
“高一点的平台更能拓展视野,开阔思维,今后还得不断提升本领,更好服务基层。”李宁说。
“蹲苗计划”初见成效。“下蹲”锻炼的机关干部经受了考验,增进与基层群众的感情,更加“接地气”的同时,为基层带去了新的思维观念和工作思路。“上挂”的街办干部站位更高、视野更宽、思路更新,提升了专业水平,他们还发挥了解基层和熟悉群众的优势,既协助宣传部门更切合实际开展工作,又能反哺基层,更好服务群众。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顾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