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疫情防控常态化 小区封闭的大门何时能打开?

来源:西安日报 2022-05-13 08:17

119a4ee040496d7ef80d0e4fa4d7a1d0.jpeg

调整为分时段开放的黄河厂十四街坊小区北门方便居民出行。

“上次疫情之后,小区只留东门开放,快递存放点和超市、菜店、理发店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门店都在西门附近,每次都得绕一圈,非常不方便!”跟朋友聊起疫情“后遗症”,家住碑林区更新街公安碑林分局家属院的李女士如是说。

两年多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新冠疫情对大家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记者注意到,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很多居民小区只留一个门进出,但疫情过后,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情况下,拥有多个大门的小区有必要开放其他大门吗?增开其他大门又有哪些问题容易被忽略?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把握好防控疫情与保障民众生活的平衡,更多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静 文/图

现状:

西小门关闭 钢条焊死

“哎!师傅、师傅,看这里,麻烦帮忙取个快递,从门缝隙塞过来。”5月10日上午10点多,家住公安碑林分局家属院的李女士站在小区西门里挥手示意,隔空喊话街道对面的快递存放点老板,帮忙取快递。记者看到,小区西门旁边还开了一道可供行人通行的刷卡小门,但目前处于锁闭状态,上方还焊上了钢条围栏。

李女士告诉记者,小区最早只开仅有的西门和西小门,后来随着东围墙外的主路贯通,这才关了西门开了东门,但供行人通行的西小门一直都是畅通的,随着去冬今初的疫情过后,西小门逐渐关闭。记者观察发现,该小区西门外的更新街上菜店、理发点、小吃店云集,西门对面就有两家快递存放点。“疫情期间,只开东门大家都能理解,但疫情过后,只留一个门对大家还是不太方便。”小区居民70岁的张先生坦言,就拿取快递来说,小件还能塞进来,大件就得从东门绕行一圈到南门,很不方便。

记者走访发现,因疫情“封闭的小区大门何时开”的烦恼还存在于黄河厂十街坊等众多小区。黄河厂十街坊小区西门离学校、医院、药店都很近,大家更习惯走西门,由于只开东门,小区西门围栏上不知何时被谁撕开了“洞口”,不少居民便从此穿行,不禁让人唏嘘。

疑问:

小区物业是为了节省开支?

记者调查发现,居民小区开几个门各区县没有明确的文件来统一标准,一些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虽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感同身受,但碍于没有新的指示文件,也不敢贸然增开小区大门。

公安碑林分局家属院西小门何时能开?自称公安碑林分局家属院物业的张姓负责人告诉记者,确实有不少居民反映过该问题,但拥有470多户的该家属院物业人手有限,如果要增开西小门,就需要有人24小时值守。“比方说一个大门3个保安倒班制,每人工资按照2000元/月计算,多开一个大门就得额外每个月多支出6000元。”他认为,一定程度上门开得越多,无形中就增加了物业管理的难度。

碑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小区开几个门这类细节问题可向社区、物业反映,大家协商解决。对此,市民姜女士认为,有些物业拿“防控需要”只开一个门,是经不起推敲的。“其实就是物业公司打着‘落实防疫要求’的幌子,最大化减少成本支出,降低用工成本,这是一本经济账,省钱才是硬道理。”姜女士说道。

“2021年12月中旬,由于西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小区严格按照要求,将小区其他出入口进行封挡,只保留小区东出入口通行,虽然现在疫情防控形势缓解了,但我们也没有接到通知,说可以增开大门或者完全开放。”黄河物业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记者随后从黄河厂十街坊小区所属的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街办也证实了上述物业人员的说法,新城区居民小区执行的均为新城区疫情防疫指挥部“一门出入”的管理要求。“疫情防控常态化,难道以后小区都只能开放一个门吗?”对此,黄河厂十街坊小区十四号楼1单元3层的居民李老太太表示,如果只开一个门那请保证大家的正常生活,希望尽快给小区西门配备保安扫码测温登记,开放西门。采访中,多个小区的居民都希望在疫情过后,相关政府部门和物业能精细化管理,以减少对大家生活上的影响。

优化:

部分小区人性化管理 分时段开放

记者走访发现,因疫情封闭的一些小区大门如何更高效地开放并非是一道无解的难题。最近,西安新城区黄河厂十四街坊小区就采用了分时段开放的办法:在高峰时段,把距离地铁站、公交站更近的北门打开,供行人通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区居民出行矛盾。

5月10日上午11点30分,随着黄河厂十四街坊小区北门打开,门口等待的居民鱼贯而出。“我们在开放南门的基础之上调整了北门的开放时间,11点半到14点半,北门对行人开放。”北门的保安告诉记者,考虑到居民出行的迫切需要,物业适当调整了小区大门管理,也是常态化管控要求,管控措施开放的同时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严格遵守扫码规定。地图显示,从该小区开放的南门经万寿中路绕行至北门外最近的万寿路地铁站有448米,记者步行体验约为8分钟,老年人步行大约需要10到15分钟。“北门的开放极大程度方便了出行,而且只要严格遵守扫码规定,多开一个门反而可以有效缓解进入人员扫码排队的问题!”扫码进入该小区的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与该小区情况类似,除了弹性分时段开放,我市不少小区都在开门出行的“小事”上做了一些调整。其中,雁塔区金泰假日花城小区物业综合考虑小区不同方位居民出行需要,小区个别大门每周轮流开放,不但平衡了居民出行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小区外围商户的生意,实现了多方共赢。

专家:

寻找安全与便利之间最佳平衡

开门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把握好疫情防控与保障民众生活两者之间的平衡呢?“物业管理者与居民确实得换位思考,互相体谅,物业接受居民监督,在安全与便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石英分析表示,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因为没有明确的文件要求增开大门,物业的做法很正常,但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也暴露出一些实际问题,部分小区做出优化调整,这种慎重的态度是好的。

石英认为,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就像每个国家依据各自国情来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城市在实行疫情防控上也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找到防控疫情与保障民众生活的平衡点,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更需要管理者肩负起责任,建议管理部门出具指导性意见,将权力适当下放,由所在街道和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门禁管理措施。”石英说。

“只开一个门的小区防控措施不一定到位,开了好几个门的小区也许防控更加严格。”市民杨女士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把握好防控疫情与保障民众生活的平衡,其实更多的是考验着城市和社区管理者的智慧,社区可以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突出楼栋户长作用,协同辖区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退休居民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