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陕西两人上榜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3-03 17:19

他们用双手突破技术封锁,填补国际国内技术空白,他们创造“中国速度”,将自己活成技术“高峰”,他们就是“大国工匠”。3月2日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广州揭晓。其中,陕西两位“大国工匠”上榜,他们分别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7416厂班组长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107厂数控铣工刘湘宾。

1c094cffe86291137987fdb460e33873.jpeg

“安全除了100%,就是零,所以更要小心谨慎。”徐立平说,“大国工匠”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自己的激励,今后在工作中会更加精益求精,在岗位上书写新功。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特级技师,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30余年一直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该工序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被喻为是“雕刻火药”。多年来,他承担的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载人航天、固体运载等国家重大专项武器装备生产,次次不辱使命。安全精准操作,工艺要求0.5毫米的整形误差,他始终控制在0.2毫米内。在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中,他经常被指定为唯一操作者,在高危险、高精度、进度紧等严苛的生产条件下,经他整形的产品型面均一次合格,尺寸从无超差。为解决手工面对面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徐立平带领班组开展机械整形技术攻关,推动实现了包括“神舟”系列在内的20余种发动机远距离数控整形,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

4d3175e4fda6fd82077f20be4fb5422a.jpeg

刘湘宾参加工作40多年,在精密加工事业部数控组当了22年的组长,他所带领的团队主要承担着国家防务装备惯导系统关键件、重要件的精密超精密车铣加工任务,加工的惯性导航产品参加了40余次国家防务装备、重点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大型飞行试验任务,圆满完成长征系列火箭导航产品关键零件、卫星、神舟12号载人飞船重要部件生产任务。

他率领团队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球型薄壁石英玻璃的加工需求,打通该型号研制的关键瓶颈。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航空、船舶等重要部件的硬脆材料精密加工,为我国新型防务装备、卫星研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他还通过持续创新改进工艺方法,开展了大量试验,成功将陶瓷类产品的加工合格率提高到95.5%以上,加工效率提升3倍以上。

“和其他受表彰的‘大国工匠’相比,我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作为一线的技能操作者,我要把钻技术、传技能、带好人、出精品这12个字牢牢放在心里,永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把产品做到极致,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毕生力量。”刘湘宾说。

348e4922065ca9dc9d6b2ab327bcaa0c.jpeg

刘湘宾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完成“半球动压马达柔性制造系统改造”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18项;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100余条,涉及生产管理、工艺技术、减本降耗、安全生产等多方面内容,并依据此合理化建议优化工艺50余项;22项攻关成果和研究课题解决了公司最关键最迫切的技能难题,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百余万元。

据了解,本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自2021年7月启动,采取各省级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推荐,与职工群众推荐、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组委会办公室经过认真审核材料、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对比遴选,从推荐人选中初选出5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著名劳模代表、资深媒体人士组成的专家评委会,经过严格评审,从候选人中最终评选出10位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 艾爱国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测量工 陈兆海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焊工 卢仁峰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线电通信设计师 张路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7416厂班组长 徐立平

中国航发黎明工装制造厂数控车工 洪家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48队采油工 刘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107厂数控铣工 刘湘宾

中国兵器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十四分厂工具钳工 周建民

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龙顺成公司工艺总监 刘更生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袁玥 实习生 任可欣 图/陕西省总工会提供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