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万象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即将启动
来源:华商网 2025-08-03 13:55
黄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30多次深入沿黄省区考察、在黄河上中下游3次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提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要求,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近年来,陕西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原则,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5年 8月5日,“大河奔涌万象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在渭南韩城正式启动。
连续五年行进式报道 展现黄河陕西段发展新“河”景
黄河奔涌千秋不息,发展新程万里同舟。黄河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五届,五年间采访团深入走访黄河流域陕西段多个地市,行程7000余公里,用“小切口”展现“大发展”,拍摄照片5000余张,创作发布融媒报道2420余篇,持续挖掘沿黄地区的发展故事与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黄河韩城段禹门口 资料图
本次活动期间,采访团将前往渭南市韩城市、合阳县、大荔县、潼关县、高新区等地开展行进式采访报道,探访韩城绿色高端能化产业厂区和司马迁祠、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等,了解低碳转型与黄河文旅升级双轮驱动,让工业重镇变身生态旅游新地标;参观合阳县的洽川湿地与渔业养殖基地相映成趣,看当地“一水两用”的生态模式如何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走进大荔县冬枣大棚寻找“智慧农业”的密码,看大荔经开区的创新转型助力工业集中区跑出“绿色加速度”;在潼关博物馆里了解千年黄河文化,感受飘香的潼关肉夹馍产业让“舌尖上的传承”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观摩渭南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企业车间,看华山牧业与北人印机的智能生产线“隔空对话”,特色产业的“扎根生长”与传统制造业的“老树新枝”共同勾勒出黄河岸边的“智造图景”……在行走中解锁多个区县的“发展基因”,共同展现黄河陕西段“生态优先、产业协同”的高质量发展全景。
50余家国内外媒体集结让黄河IP故事“潮”出圈
保护黄河的故事,早已成为上中下游省区团结合力的中国故事、生态环境保护的世界故事。本次活动将汇聚50余家国内外媒体,近百名媒体人和留学生组成的“报道矩阵”,共同聚焦黄河流域陕西段的生动实践,用镜头记录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治理的攻坚成效,让“幸福河”的图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愈发清晰。
活动期间,采访团将围绕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县域经济、乡村振兴、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通过主题采访、专家讲解、双语vlog、短视频、视觉海报、网络专栏、AI海报等形式手段,奏响传播“组合拳”;并同步推出《黄河十二时辰》主题宣传片、系列微短剧《“陕闪”发光・从“河”说起》、AI数字人跨界对话《黄河与尼罗河》、互动H5《DNA动了!测测你的“黄河职业人格”》、AI创意海报《黄河小水滴》等一系列创新融媒体产品,整合新生代力量,通过多个社交平台渠道打造黄河IP,扩大活动声量。
从发展解读到故事挖掘,从宏观叙事到微观特写,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展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陕西担当与积极成就的融媒产品,将在活动各阶段通过沿黄九省区和海外话题联动冲破地域,向外展示。让黄河流域的发展故事变得可感可触,让“高质量发展”从概念变成“看得见的变化”。
向世界讲好黄河新故事 让文明对话跨越山海
黄河的故事,从来不止于中国。此次“大河奔涌万象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深度专题报道+创意融媒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内外宣渠道建设力度,让黄河故事的“全球化表达”更加深化。开展全国媒体话题联动的同时,华商国际传播中心还将联合沿黄九省区国际传播中心海外账号,开展#大河奔涌万象新 #YellowRiver Revival海媒联动。活动还邀请中华新闻社、南非《非洲时报》、埃及《中国周报》等海外华文媒体和多国留学生深度参访,拓宽跨文化跨地区的全球传播视野,通过国际传播赋能打造“海外社交媒体+海外华文媒体+外交部使领馆海外账号”的外宣传播矩阵,助力黄河新貌走向全球,让“中国的黄河”成为“世界的话题”。
大河奔涌间,万象更新处,黄河故事正等待被更多人听见。每一篇报道,每一帧视频,都将成为世界读者参与黄河故事的“邀请函”。
此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山西省委网信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山东省委网信办、河南省委网信办、四川省委网信办、甘肃省委网信办、青海省委网信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特别支持,渭南市委网信办、华商网、大风新闻、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承办,韩城市委宣传部、合阳县委宣传部、大荔县委宣传部、潼关县委宣传部、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