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龙|古建筑中的龙元素 除了吉祥的含义 还可卖萌

来源:中国网 2024-02-08 20:59

(记者 张静)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中,它被描绘成能够祛除邪恶、带来好运的神兽。我们用龙比喻美好的人和物,龙的形象也逐渐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古代宫廷到寻常百姓家,服饰、首饰、用具、屋宇,饰有龙的图案历久不衰。值此中国传统龙年来临之际,我们特此策划有关龙文化的系列报道,与您一起共赏姿态多样、性格迥异的龙形象,共品龙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共迎农历龙年的到来。

龙的美好寓意,让其与我国古典建筑艺术也有了不解之缘。在皇家殿宇、楼台亭榭、玉石碑刻、庙宇以及古建筑的藻井、屋檐、廊柱、照壁、壁画等上面用龙的形象作为图案和雕刻的数不胜数。这些龙的形象,或威风凛凛,奔腾驰骋在“云海”之间;或体态矫健,蜿蜒盘旋于“波涛”之上,这些栩栩如生的龙形象,不仅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是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符号。古建筑的有些龙元素因其造型独特现如今更成为海内外游人慕名而来打卡的“显眼包”,它们不断跨越时空的限制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美,表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具有的多重象征意义。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804f66d3713ce332a7cc7f9eac9d20df.jpeg

晋祠圣母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大殿正面八根下檐柱上有八条木质雕龙缠绕,形态各异、鳞片分明,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也是《营造法式》中的唯一例证。 (中国网记者 张静摄)

f287d815fdc7c9e838265fbc80eda35a.jpeg

其中,“比耶龙”绝对是这八条龙中的“显眼包”,因年代久远,一处龙爪只剩下两根,仿佛在跟来此游玩的海内外游客比耶,也成为了爆火的拍照打卡之地。那我们就一起跟着比耶龙,一起向生活比个耶吧。(中国网发 武俊杰摄)

北京隆福寺毗卢殿明间藻井

e9bbba762fe39714b7130eafd3455c0c.jpeg

现藏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此藻井的井芯盘龙为珍贵的金丝楠木独木精雕而成,形象威严、体态生动。(中国网记者 张静摄)

故宫寿康宫藻井

f44632168e8fd19b92b7bc10d9d447a1.jpeg

蟠龙藻井,最大的特点是下方所挂之物为轩辕镜,这颗轩辕镜处理成朴素的古铜色,在中国古建筑中独一无二。(中国网发 芦森宝摄)

故宫御花园千秋亭藻井

d6af00390dfe8f53824946ed101a1c10.jpeg

亭内天花板绘双凤,藻井内置贴金雕盘龙,口衔宝珠。猛然抬头一看,仿佛有一种一条真龙要从藻井上风驰而下的感觉。故宫屋宇藻井大多为龙元素,彰显了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帝办公和居住场所的显贵地位。(中国网发 芦森宝摄)

山西应县净土寺藻井

ed314be4cf109f5bd97f802ca0bb7747.jpeg

寺中主殿的中央藻井,被称为“八门九星之天宫楼阁”,在方形藻井里又嵌入八角形藻井,下饰天宫楼阁,藻心为二龙戏珠,营造出一方华丽又神秘的空间。(中国网发 许凯章摄)

故宫的“五脊六兽”

89f2ca42f66f5c7c83bebe6fca186258.jpeg

蹲兽的第一位是龙,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在中国古代也是帝王的象征,龙被认为可以携水镇火,起到镇宅保平安的作用,在故宫屋脊上的使用,也代表了古时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中国网发 陈卓摄)

山西晋中榆次老城城隍庙玄鉴楼蹲兽

3e84804fb935ab217db3a9e788e0e9fa.jpeg

玄鉴楼屋脊檐处有一系列蹲兽,龙的蹲兽釉色以绿、黄为主,眼睛炯炯有神,威严中透着萌态,有镇邪纳福的美好愿望,又使得建筑显得宏伟庄重,也给建筑整体增加美感。(榆次老城景区供图)

故宫皇极殿

689365da9c7addbbfcb13e67b6736a12.jpeg

殿中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下设宝座,品级仅次于太和殿。(中国网发 芦森宝摄)

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平棊上的金龙

2cdb7f55d911824cf2aa5a9f83905801.png

9b63a2c06b4dfcb29755b85c02aab0fc.jpeg

0252040807c90e5a87c9d136c414ac53.jpeg

华严寺大雄宝殿内有1012块平棊绘有龙、凤、花草、仙鹤等图案,构图各不相同,金碧辉煌,五彩斑斓。最具特色的是大殿正中央平棊上富有变化的各式龙造型,采用沥粉贴金工艺,金光炫丽。风格迥异的平棊与殿内的金身彩塑和巨幅壁画交相辉映,使大殿更显得金碧辉煌,凸显华严寺作为辽代皇家寺院的庄严气势。(大同华严寺景区供图/文)

北京故宫九龙壁

f66daf00638fc911e4b6389ac3f971f8.jpeg

龙元素在中国古代也常用来代表天子之尊,故宫九龙壁就是其中一个实例。故宫九龙壁以云水为底纹,高浮雕9条形态各异、身躯矫健的蟠龙,龙与龙之间以山石区隔,整个影壁以不同的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来表达古时皇帝的身份尊贵。此处的九龙壁跟山西大同、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中国网发 芦森宝摄)

山西大同九龙壁

a5639e9cc4fc1445d3908e55c4d80450.png

大同九龙壁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琉璃龙壁。龙与龙之间,由水、草、山、石图案相连,相互烘托。九龙腾云驾雾,翻腾于汹涌的波涛之中。壁前有一长方形倒影池,飞龙倒映水中,水动龙游,妙趣横生。(大同市委宣传部供图)

山西大同一龙壁(四座两组)

3b17398c524bd11c9fc698e33168935f.jpeg

f6512b9d5c65fce697a9a19bc000f157.jpeg

一龙壁四座,以两座为一组,成八字形依砖墙而建,位于原明代大同县文庙山门两侧。这组龙壁浮雕高2.3米、长3.15米,中间为黄色琉璃盘龙,龙头高昂于上,眼睛下视,似在凝望行人,呈盘龙戏珠状。四角配不等边直角三角形黄色琉璃龙饰。(大同市文物局供图)

9498079742af115b659fd7ec8d392b40.jpeg

9f6be325735a204af9200cdca82ee73e.jpeg

这组龙壁高2.3米、长2米,黄色琉璃团龙图案镶砌于砖壁中央,其形态为云雾中飞腾,并有一火珠,呈飞龙戏珠状,四角为边长0.55米的等边直角三角形绿色琉璃彩云图案。两组龙壁均为单面龙壁,为清代遗物。(大同市文物局供图)

故宫乾清宫五龙纹

bb16cc37e801dd60c72de710f68f709c.jpeg

每年冬至日前后的正午时分,故宫乾清宫内就会出现一番奇特的景象:大殿内“正大光明”匾额及下方的五条金龙会由西向东依次被阳光点亮,发出金色的光芒。(中国网发 芦森宝摄)

山西运城永乐宫壁画

f0c90e87f1ede53bb0e0684646445d11.jpeg

0717ea330d7c5ee70fbf2dcba71af688.jpeg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元代)。一条出现在玉帝座前,一条跟随在青龙星君身旁,游龙头部扁小,嘴唇尖俏,龙爪锋利、有力,肌肉隆起,与明清时代的龙形象相比明显生动,动感十足,眼睛尤为传神。在展现中国道教内涵的壁画中,皇天、后土的座前会分别绘有龙、凤的图案,来象征他们天地之尊的地位。

山西临汾广胜寺

457149aae73e6b885877082d06103a4f.jpeg

广胜寺飞虹塔琉璃龙头,龙齿白色,眼眸黑球黄边凸起,活灵活现,龙嘴向下悬挂风铃,全塔共计114个。(中国网发 武庆庆摄)

西夏王陵鸱吻

68acd22c3e1272c7b62c18e40b03b515.jpeg

图中为仿制品,藏于北京古建筑博物馆。此件绿釉鸱吻为龙首鱼尾造型,遍饰鳞纹。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既具备功能性又有美好的寓意。在中国古代,在屋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有喷水避火灾保平安的寓意,也可起到严密封固的作用,使脊垄稳固而不渗水。(中国网记者 张静摄)

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殿顶鸱吻

37d962cc2988d35571f8a203d283ec91.jpeg

0a4948ea2361fee7a3629b8c6f96ac17.jpeg

华严寺大雄宝殿殿顶两端一对造型精美的琉璃鸱吻,用黄、绿、蓝、紫、黑五色琉璃烧制。“吻”的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呈现含口吞脊、尾端前伸的造型,吻身的鳞纹细微。

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职责是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平安大使,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特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喜欢吞火,也叫“好望者”,能吞万物,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正脊。古时建造宫殿,为防止起火,就在屋顶正脊两端安置鸱吻保佑平安。(大同华严寺景区供图/文)

北京门头沟白瀑寺云雷阁

421087e8c8fbb51fe2ba6fd1205db4af.jpeg

五龙二凤环绕在太子佛身边,龙缠在立柱上腾空而起,有种正在乘风飞翔的既视感。五龙二凤有风调雨顺、吉祥和谐的寓意。

福建泉州天后宫鸱吻

570357c48090b0a918d105d5681cb81d.jpeg

天后宫鸱吻以龙的形象为主,姿态多样、绚丽威严、灵巧可爱。龙是泉州古建筑装饰中常用的元素之一,姿态也是变化多样:有正在扭身腾飞的龙,也有正在平行游走的龙,还有尾巴朝下正在降落的龙。(中国网发 余杨摄)

山西晋中榆次老城城隍庙龙影壁

2e513cb6257f12e9e621f59da1691e69.jpeg

二龙戏珠砖雕八字影壁,用一块块青砖雕好后拼接而成。影壁主要建筑的两边呈八字造型与两边的配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接的构件,既是对主体建筑的烘托,又是主殿的空间延展,使整体空间完整而严谨。龙的造型十分生动,仿佛正在舞动身体,动感十足。(榆次老城景区供图)

山西晋中榆次老城文庙照壁

3976bef67b2446f9a5875b74b3cbf424.jpeg

影壁中间的两条龙仿佛正在嬉戏玩耍,釉色以黄、绿两色为主。琉璃装饰造型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和强烈的形式感。(榆次老城景区供图)

广州陈家祠石雕

3bcb8e0e134322105e15114bf15bf1b4.jpeg

中进东路南面檐廊石栏板“画龙点睛”。此石雕描绘的场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张僧繇正在画龙点睛的情形。(中国网发 胡舜摄)

822babb8a809d6a9878561003fa28b48.jpeg

后进中路南面檐廊石栏板“风云际会”。龙虎组合的图案,寓意有才人士遇到难得的机会,平步青云。龙虎之间还雕刻有“禹门”两字,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寓意。(中国网发 胡舜摄)

a83885b9e44c3d9ec5b4527b93074a4a.jpeg

后进中路南面檐廊石栏板“龙凤呈祥”。龙能降雨祈丰收,在中国古代象征皇权;凤凰风姿绰约象征美丽、仁爱。龙凤也被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龙凤结合形容太平盛世、高贵吉祥。龙凤之间还雕刻有“禹门”两字,亦有鱼跃禹门之意。(中国网发 胡舜摄)

130755510c24b0b55a45ffa6073a530b.jpeg

中进中路聚贤堂的石梁架二龙戏珠石雕。二龙相对,体形修长,以爪护珠。龙与龙珠(也可避水与火),都是吉祥的象征。(中国网发 胡舜摄)

山西大同华严寺门楣中央及两侧雀替上的木雕龙

0c8e54c340a1af19a3b25c9f03af42c3.jpeg

门楣中央及两侧雀替(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主要用于连接横梁与竖直的立柱)上的镂空木雕。雕刻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动物和植物,雕法有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形式,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也彰显了在中国古代华严寺的等级和地位。(大同华严寺景区供图/文)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