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旅”成为陕西旅游新亮点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19 09: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旅游不仅是为了观光,还为了追求独特的文化体验。当前,“美食+文旅”的融合模式应运而生。通过美食这一载体,人们可以深入体验和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陕西美食文化正在成为外籍游客“入境旅游新动力”。

“品美食”

了解文化脉络

“下一趟旅行,你为什么出发?”过去,人们习惯用景点来标记目的地。如今,这个答案在悄悄改变,也许,只是为了当地的那道美食。

每一道特色美食都是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底蕴的独特表达。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成为地域文化的鲜明标识,让游客在品味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脉络。

在陕西,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泡馍、臊子面、金线油塔、荞面饸饹、凉皮、肉夹馍等美食,极具陕西地方特色。

陕西的名菜、名宴大多与历史事件有关,许多经典菜肴的背后都有历史传说和故事。在一些饭店吃饭,每上一道菜,服务员都会给游客讲一个与菜有关的传说。将美食与地域文化、历史故事融合,能加深游客对当地文化的了解,激发情感共鸣。

如今,众多美食街区已成为外地游客来陕西的必打卡之地:在西安,回坊风情街以清真美食为媒,引八方来客;在永兴坊,游客品特色美食、赏非遗演艺。宝鸡西府老街融汇西府特有的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将“西府饮食文化之美”一一呈现……

“吃地道”

受游客青睐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大,今年上半年入境旅游激增,海外游客的需求也在发生转变。海外用户在携程等平台搜索“美食”“当地特色菜”等关键词的涨幅超过30%。“吃地道”超过“看景点”和“住得好”,成为入境游客规划行程的首要因素。

西安入境旅游同样火热。

外国游客在西安穿越古今,化唐妆、着汉服、学叉手礼、品宫廷晚宴、赏仿唐歌舞,沉浸式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从视觉盛宴到舌尖狂欢,西安正用最鲜活的方式,让世界爱上这座古都。

11月6日,在西安唐乐宫,比利时游客皮埃尔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身着襦裙、头戴金步摇的“贵妃”护送生日蛋糕,身后武士捧上三尺长刀。当长刀切开蛋糕,周围宾客的欢呼与礼乐声交织,不同语言的祝福在此刻汇聚。“我太激动了,这场生日宴我终生难忘。”皮埃尔说。

在唐乐宫,游客边欣赏《大唐女皇》舞剧,边品尝“舌尖盛唐”。唐乐宫的宫廷宴菜品,遵循古法烹制,选材讲究,工艺繁复,艺术品般的菜肴成为舌尖上的极致体验。《大唐女皇》舞剧通过仿唐歌舞还原盛唐风韵,构建“沉浸式演出”与“殿堂级剧场”双矩阵。盛唐气象和国际化表达方式,赢得国内外游客的广泛赞誉。

在西安饭庄陕菜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陕菜美食,还可以在博物馆了解陕菜发展的“前世今生”。博物馆设置了工坊体验区和文创区,游客可通过精彩的互动画面观看陕菜技艺,并免费品一口西安饭庄的黄桂稠酒……

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老字号商街最聚人气,游客在悠扬的秦腔声中品陕菜美食。

“新模式”

成为引领消费的新引擎

随着“美食+文旅”模式的兴起,美食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引领消费的新引擎。

面对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陕西多地着力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探索“美食+文旅体”模式,加强业态融合、场景创新,为消费增添新动能。

西安拥有众多的老字号菜馆。近年来,这些老字号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需求为突破口,依托新兴商业综合体、商业集群区、文旅集合地发展老字号餐饮集群,不断开启新增长曲线。“老字号不仅是重要的商业载体,还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网红新店相比,老字号在文化遗产传承与挖掘中优势明显。让品牌经典化的同时年轻化,更好满足市场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成为老字号当下急需突破的方向。”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美食+赛事+演唱会”正在带动消费热。11月8日,刚刚欣赏完林忆莲演唱会的贾娜和朋友兴致勃勃地准备去逛回民街,“早就被西安的各种美食吸引,这次可以好好地一饱口福了。”贾娜说。

美食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不仅能为消费者带来情绪价值,还赋予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通过故事化的美食体验、沉浸式美食剧场以及网红美食打卡点等路径,美食与文旅的结合正在创造新的消费体验和文化传播方式。

记者 李卫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