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陕西汽车领域省属企业创新引路“智”取市场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0-30 08:43

当传统汽车企业遇上人工智能,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眼下,依托陕汽天行健车联网平台,行驶在道路上的新能源商用车能够流畅地自动避让、拐弯、停靠,如同被装上“超级大脑”,车辆远程智能管理成为现实;

在陕汽新能源智能工厂,工业机械臂有序挥舞,精准抓取、安装汽车零部件,每4.8分钟就有一辆重卡从这里下线;

……

陕汽控股集团锚定自主创新,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升级传统产业,布局新兴领域,在商用车市场一路领先。今年上半年,陕汽控股汽车销量超10万辆,同比增长13.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28%。

“十四五”以来,陕西汽车领域省属企业前瞻布局新兴领域,积极叩响智能时代的大门,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为全省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业务边界拓展

10月22日,走进陕汽天行健车联网体验中心,“陕汽车联网大数据”显示大屏上,覆盖全国34个省(区、市)的车联网数据实时刷新,行驶车辆疲劳驾驶次数、电池电量、驾驶路线等情况一目了然。

“目前,天行健车联网系统可获取车辆1000余项深度数据。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车联网平台,数据存储节约50%,计算性能提高30%以上。”天行健车联网产品部副部长王召立介绍。

2011年,陕汽控股进军汽车后市场业务,推出天行健车联网服务品牌,开启重卡车辆智能管理新模式。目前,天行健车联网系统由陕汽控股所属德银天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银天下”)负责开发及运营。

“我们所有的业务都围绕卡车全生命周期和客户经营全过程管理的车联网服务展开,同时重点聚焦大数据开发与深度应用,已经推出30余种产品供客户选择。”王召立说,“开拓这项业务的意义不止于此。进行大数据管理有助于陕汽控股及其所属各企业科学分析市场分布情况,挖掘市场潜力,进而做好产品布局,保持核心竞争力。”

“十四五”以来,德银天下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应用,不断衍生出新业态——为物流车队提供全域智慧物流服务,为港口、矿区等封闭园区提供自动驾驶车辆的“云控服务”,为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部门车辆管控与处置提供科学判断……

天行健车联网营销服务部部长田宇表示,将构建更加开放的服务生态,把工厂零部件、金融风控、保险等后市场服务深度融入平台,持续创新拓展业务边界。

传统产业升级

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如今,在科技引领下,传统企业正从制造迈向“智造”。

“我们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纵梁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应用绿色低碳、大数据和智慧物流等前瞻工艺和AI技术,实现了技术飞跃与绿色升级。”10月14日,在陕汽新能源智能工厂,陕汽控股汽车总装配厂总装三车间工艺员高楠介绍,“工厂能够兼容清洁能源、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所有陕汽控股重卡产品的生产。”

陕汽新能源智能工厂是陕汽控股“十四五”期间的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年产10万辆新能源重卡。走进该工厂,只见720米长的总装线上,一台台AGV小车穿梭自如,精准配送、装配汽车零部件。

在智能化生产方面,该工厂的整个生产流程由“数据大脑”统一调度,从订单下达到整车下线能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依托高度的自动化和柔性化生产线,能够满足多车型平台共线生产,助力陕汽控股及所属企业应对未来产品迭代与市场多元化需求。同时,工厂应用的AI视觉检测系统能够极大程度确保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智能算法驱动下,工厂能够精准完成各项复杂任务,进一步提升效率与质量。

日前,陕汽控股新能源商用车车架制造智能工厂入选工信部公布的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这意味着陕汽控股在数智化转型发展赛道上成功跻身‘国家队’卓越级序列,体现出公司‘十四五’期间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持续提升和突破。”陕汽控股战略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上半年,陕汽控股汽车总装配厂实现6.9万辆整车生产入库,其中新能源车6700余辆,创历史新高。

市场份额扩大

得益于多年来的向“新”布局,当前,陕汽控股新能源重卡销量约占国内市场的10%,全国每10辆新能源重卡中就有一辆来自陕汽控股。

“在新能源赛道,我们快速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纯电动产品,产品覆盖载货车、自卸车、环卫车等,依靠核心技术创新与可靠产品领先市场。”陕汽商用车新能源销售公司总经理高旋介绍。

在轻卡领域,2023年6月,陕汽控股推出首款聚焦城市配套物流市场的智云纯电动轻卡。该产品一经上市,带动陕汽新能源轻卡产品销量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陕汽控股对智云新能源产品自主集成热管理等核心技术进行优化,大幅提升新能源轻卡用户体验,同时配备智能辅助驾驶,提升车辆安全性及可操作性,实现智云新能源产品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05.5%,稳居行业前列。

不只是陕汽控股。小到螺丝钉、螺母、地毯,大到座椅、转向器支架、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陕西目前聚集了一批汽车产业相关企业。

近年来,陕西以“链长制”为抓手,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量质齐升,虹吸效应显著,带动全省汽车占国内市场份额快速扩大。

今年上半年,陕西乘用车(新能源)和商用车(重卡)产业链合计实现产值3169.44亿元。(记者 孙丹)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