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换季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警惕“隐藏危机”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0-14 08:16

“大家常说‘秋冬换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道坎儿’,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特别是最近连续阴雨,气温下降明显。近期,我们门诊接收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明显上升。这些患者在秋冬季免疫力下降,易受到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侵袭,需要引起警惕和重视。”10月10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治医师方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就会增加1.6%。10月以来,西安气温骤降,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构成了不小的挑战。此外,秋冬季,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受到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侵袭。每一次的感染都可能让心血管“不堪重负”。

以中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为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与一般人群相比,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更大。“有些人觉得带状疱疹只是皮肤病,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是个误区。”方东说,“带状疱疹引发的剧烈疼痛和炎症反应,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骤升、心率加快,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我们前段时间收治了一位60多岁的高血压病人。他平时只需要吃一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得很好。得了带状疱疹之后,疼痛让他的血压飙升,不仅影响慢性病控制,还使他产生了焦虑、紧张等情绪,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缠腰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50岁以上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是罹患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

“与一般带状疱疹患者相比,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往往疼痛更强烈,生活质量受影响的程度更严重。部分患者在带状疱疹发病前,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胸闷,被误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发作。这就需要医生结合症状、病史和检查综合判断,避免误诊或漏诊。”方东说。

“预防大于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方东说,希望心血管疾病患者主动接种疫苗,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做到规律生活、提升免疫力。

社区是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主动联防”的关键单元。大明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国忠向记者介绍:“从我们社区的接诊情况来看,就诊者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且年龄在50岁以上的居多。慢病加上老龄化带来的免疫力下降,让这部分人群更容易感染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大家需要格外警惕。”

为方便居民随到随种,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了多种特色服务。王国忠说:“我们社区最近开通了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疫苗的线上预约服务,并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接种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及时接种疫苗。”

王国忠提醒:慢性病患者应更加重视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和预防。慢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慢性病的群体,如处于疾病稳定期,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必要时可前往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

记者 张家祯 见习记者 王冰洁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