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欧亚 携手前行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9-25 08:38

a4a8f9609f584ce74d938181fc3662c7.jpeg

9月24日,参会嘉宾体验数字化成果。 记者 郝颖 摄

在全球治理体系经历深刻变革的当下,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携手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国际友城合作如何焕发新生机?智慧互联如何加速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落地?智库合作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连日来,围绕欧亚发展热点话题,国内外新老朋友共聚西安,在2025欧亚经济论坛上建言献策、交流观点,为欧亚区域合作提供智力支撑。

友城共话 构建数字经济生态

今天,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澎湃,数字经济成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9月24日,第九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开幕。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相聚古都西安,感受数字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的强劲活力。

如何以数字赋能激发国际友城发展新动能?

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郭锐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西安锚定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持续夯实5G、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硬支撑’,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文化旅游、城市治理深度融合,让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数字成果跨国界共享。”

数字经济中外对接会上,各国嘉宾围坐一堂,围绕智慧交通建设、生态数字监测、跨境数据共享等议题深入交流,一个个潜在合作意向在高效沟通中逐渐清晰。

丝路绵延,城市数字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厄瓜多尔昆卡市政府国际关系与合作局局长费利佩·奥乔亚-莫格罗韦霍说:“我们对于交通、生态环境方面的数字化很感兴趣,期待能借助西安的数字技术经验,解决昆卡市交通、生态等方面问题,让数字成果惠及民众。”

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到跨境数据治理,从人工智能伦理到智慧城市应用,一项项议题紧扣发展需求。与会各方纷纷表示,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开启友城数字协作新篇章,推动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共创友城经济互利共赢新格局。

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链条,吸引全球数字资源集聚,助力西安成为丝路数字合作的枢纽。”西北工业大学会计硕士中心主任金帆表示。

在数字技术与丝路协作的赋能下,更多友城民众将共享数字红利,古老的丝绸之路也将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

共议发展 落实峰会成果清单

“作为智库单位,我们应该发挥好桥梁作用,把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在陕西、在西安落实到位。”9月24日,在2025欧亚经济论坛智库会议上,横渠智库首席专家、会长党天虎的发言掷地有声,引发与会者共鸣。

持续两天的智库会议,为高校院所、智库机构提供了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围绕欧亚经济论坛的发展机遇与现实挑战、如何落实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议题,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探讨。

作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欧亚经济论坛创办20年来,有效拓展了中国与欧亚各国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博鳌亚洲论坛顾问姚望认为,在此基础上,欧亚经济论坛应更加聚焦为企业解决国际合作中的困难,提供市场信息、政策解读、合作伙伴对接等支持。

科技发展对话是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的重要内容。着眼于此,中智联金砖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理事长赵新力表示:“促进欧亚发展繁荣,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探索、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推广和应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期待欧亚各国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转让合作的投入,建立科技创新与工业创新的交叉融合机制。”

深化文明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是欧亚国家合作对话的永恒主题。

“我们和中亚国家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就是中哈吉三国联合申遗,‘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程圩说,“我们期待通过考古发掘与遗产数字化保护,助力文化遗产的全球化表达。”

从经贸往来到科技发展对话,再到文明互鉴,在多学科、多角度的对话交流中,高校院所、智库机构不断增进认同、凝聚共识,为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落地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深化协同 建立智库合作机制

在2025欧亚经济论坛中,智库合作被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本届论坛采取“1+5+3+1”框架模式,最后的“1”即建立欧亚经济论坛智库合作机制。

智库会议现场,中国日报社中国观察智库、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等10家高校院所、智库机构,共同签署“欧亚经济论坛智库合作机制备忘录”,正式建立合作机制。

对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表示:“智库之间的合作,对于欧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欧亚经济论坛智库合作机制,是落实欧亚经济合作机制的题中之义。”

“该机制的落地,将在3个层面推动欧亚发展繁荣。”席会东表示,智库合作机制将为欧亚各国政策的互联互通提供智力支撑,推动欧亚各国经济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思想交流、文明互鉴。

智库会议现场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之欧亚经济观察》《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报告》两份智库报告。

盘古智库副秘书长陈智慧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之欧亚经济观察》系统梳理了欧亚各国在经贸往来、产业协作等领域的动态与趋势,为参会各方提供全面、客观的区域经济观察视角。

《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报告》是国内首部系统分析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的权威报告。该报告副主编、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副院长吕寒说:“我们系统解析了中国—中亚经贸交往的合作机制和政策优化的路径,希望为未来实现高质量项目合作及企业合作提供有益启示。”

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在一次次的友好对话与思想交流中,中外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青年代表共同讲好中国与欧亚国家合作的故事,为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献智献策,共同绘就欧亚发展繁荣新蓝图。

记者 陈志涛 郝颖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