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行调研·万千气象看陕西丨汉中:绿色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9-10 08:44
八月二十八日,陕西亿超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新产品进行检测。
秦巴汉水间,一座座现代化绿色工厂拔地而起,一个个重点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一株株秦岭药草在智能化生产线上转化为创新食药产品……
近年来,汉中市以生态城市建设为战略引领,以绿为“本”、创新为“核”,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打造航空装备制造、中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蹚出一条生态与科技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上半年,汉中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向新向智 产业跃升
在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工业经济撑起汉中市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今年上半年,汉中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工业投资增长29.8%、连续2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组组亮眼的经济数据背后,是汉中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不懈努力。
9月1日,位于“朱鹮之乡”洋县的洋县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塔吊高耸、机械轰鸣,工人们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
该项目由比亚迪一级供应商——江苏博沃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8亿元。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域控制器、电源域控制器及车身电子等产品及检测设备。
“项目自2月开工以来进展迅速,目前三号车间正在进行一层盘扣架搭设,四、五号车间推进二层模板安装。”该项目负责人高成元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陕南首个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检测认证”的垂直产业链,补强汉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关键环节。
近年来,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不断凸显,我省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活跃的省份之一。
汉中市紧抓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口,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好、配套半径短、物流成本低等优势,大力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推进相关重点项目建设,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汉江两岸,洋县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园项目、城固县智造机加产业园项目、西乡县奥弗斯汽车发动机总成加工生产项目等一批新引进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生产中,串珠成链、串链成群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在秦巴山间积蓄起强劲势能。
以绿为“本” 转型提质
秦岭无闲草,遍地皆灵药。
位于秦岭南麓的略阳县是中药材适生地优生区,全县中药材地存面积70余万亩,有“天然药库”的美誉。“略阳杜仲”“略阳天麻”“略阳黄精”“略阳猪苓”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8月28日,嘉陵江畔,秋雨绵绵。在位于略阳县横现河街道工业园区的陕西亿超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测室里对新生产的黄精啤酒进行产品检测。
这家专注于黄精种植、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成立于2019年,建有年加工400吨黄精生产线一条,组建了企业自主研发团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
“黄精属于药食同源产品。我们采用可实现药典要求的现代化科技工艺流程,先后研制开发了九制黄精、黄精代用茶、黄精压片糖果、黄精啤酒等八大类21个品种的产品。”该公司董事长乔新越介绍,使用草本古法制作的九制黄精远销上海、深圳等地,在线上线下备受好评。
略阳县科技局副局长赵超介绍,目前,略阳县有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中药材示范基地20个,以中药材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余个,中药材加工流通企业14家,形成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和一体化发展格局。
略阳,这座曾经以冶金矿产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小城,近年来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把绿色食药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首位产业,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2024年,略阳县绿色食药首位产业产值达39亿元。
放眼汉中,秦巴腹地的略阳县、宁强县、镇巴县等县域纷纷发挥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以绿为“本”,探索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汉中市绿色食药产业迈上新台阶。
创新为“核” 开辟新境
伴随着席卷全球的AI浪潮,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汉中市紧抓数字时代发展机遇,全力培育和壮大以数字经济为支撑的新质生产力。位于南郑区的汉中未来智慧谷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汉中数字经济领域的佼佼者。
汉中青年李俊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任职、在北京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年初,收到家乡招商邀请后,李俊带领技术团队在南郑区成立汉中未来智慧谷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行业落地。
今年2月,该公司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两款AI大模型产品——DeepSeek行业一体机和多模态视频巡检一体机。
“依托全自研的AI技术平台,公司为各行业客户提供了多领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已在大模型政务办公、智慧耕保、智慧能源管理等领域形成成熟的产品矩阵。”9月2日,李俊介绍。
近年来,汉中市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龙头带动、链群发展,着力构建“筑体系、夯基础、强产业、促转型”的数字经济四维发展框架,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上半年,汉中市新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点企业13户,产值增长8.6%,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能级不断提升。
未来,汉中市将加快数字经济集中区建设,培育发展数据标注、客服外包、大模型研发应用等数字化产业,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探索智能服务、智慧生活、数智治理新模式,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记者 段承甫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