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干部朱娜担任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副校长 为学生带来更多知识与关爱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8-21 08:16

86155805b6c1a865f3cd8dd579ad223c.png

8月16日,朱娜(左一)在西藏阿里地区入户家访。 受访者供图

在海拔4300米的雪域高原狮泉河畔,由陕西援建的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静静矗立。

8月16日,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4至6年级450余名学生迎来了秋季开学第一天的国防教育活动。新学期伊始,援藏干部朱娜和同事们又踏上了新征程。

2022年7月,朱娜响应国家号召,作为陕西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从西安市临潼区新丰中心小学奔赴西藏,担任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副校长,为学生带来更多知识与关爱。

初到阿里,剧烈的高原反应成了朱娜的“第一道难关”,头痛、胸闷时刻困扰着她。但她咬牙克服身体不适,迅速适应高原气候环境,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工作中。

朱娜深知,做好教育首先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带着这样的想法,她开始家访,可语言障碍成了横亘在她与家长、孩子之间的“鸿沟”。面对家长们热情的藏语问候,起初,她只能用微笑和手势回应。

“连话都说不上,怎么做教育?”紧迫感驱使她下定决心从零开始学藏语。她跟着藏族老师逐词学发音,向热心家长请教日常用语,利用休息时间反复模仿、记忆、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能说出略显生涩的藏语。

“朱娜老师既是严师也是益友,有事儿都能跟她聊,就像知心姐姐一样。”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学生扎西桑珠的话,道出了孩子们对朱娜的信任与喜爱。

如何让优质教育在高原落地生根?朱娜经过深入思考,确定了“立德树人、固本强基、以文润心”的教育思路。她创新推出“行走的思政课”,精心培育26名“小小讲解员”;牵头制定10余项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教学管理;编撰《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小学语文古诗词手册》;举办学校首届典耀中华“唐诗节”,让传统文化在高原校园绽放光彩。

为了打破地域限制,给高原课堂注入活力,朱娜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依托陕西省100万元援助资金的信息化项目,今年3月,学校的“精品录播教室”建成投用,架起了与内地小学远程互动的桥梁。今年4月,她多方联络,成功从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引进国内首个轻量级AI教研系统,用智能技术赋能传统课堂,助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朱娜利用休假时间四处奔走,积极对接社会资源,最终为学校募集到1万册优质图书。考虑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她还自费购置了毽子、跳绳等体育器材,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快乐成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细致的关怀。朱娜坚持每周与班主任一起更新“成长动态台账”,了解孩子们成长中的细微变化,以便及时给予关注和引导。她牵头筹建标准化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和沙盘治疗设备,组建了由内地优秀心理教师组成的团队,累计为650余名师生提供了心灵守护服务。

今年7月,朱娜为期3年的教育援藏工作本该画上句号,但看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想到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她毅然申请延期3年。

“阿里再高,高不过托举未来的臂膀;风雪再大,大不过浇灌希望的决心。”朱娜说,她愿做高原上象征顽强与希望的格桑花,也愿做古都西安代表团结与包容的石榴花,让格桑花在高原风雪中开得更艳,让石榴花结出更丰硕的团结之果。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