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多管齐下,为医保基金筑起一道道“防护网”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30 08:16
七月二十一日,宝鸡市民在智慧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 受访者供图
“现在住院不仅花钱少了,报销也更透明了,这‘看病钱’让人花得明明白白。”近日,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办理出院手续的市民李军拿着结算单,看着自付费用比去年少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医保基金的安全高效运行,关乎千家万户。近年来,宝鸡市聚焦“医保护航幸福宝鸡”品牌建设,通过挖潜增收、科学管控、智慧监管、专项整治等多管齐下,为医保基金筑起一道道“防护网”,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多元挖潜 让基金“蓄水池”更充盈
“我家有六口人,今年的医保费总共是2400元,现在村集体给每人补了100元,不仅减轻了我的压力,还让我感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7月25日,岐山县青化镇孙家村村民祁军军说。
去年11月,宝鸡市出台《关于鼓励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工作的意见》,全市20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为21.6万名村民补助参保资金2298万元,减轻了群众参保负担。
这是宝鸡市拓宽医保基金来源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宝鸡深化医保改革,让在职人员月均缴费基数最高增加550元,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一年就多增收1.2亿元;建立未参保人口精准数据库,30名全民参保宣讲员走村入户讲政策,扩大了医保参保面,5件参保题材作品在全国“医保好声音”宣传大赛中获奖。
目前,宝鸡市参保人数达310.34万,参保率达96.8%。从村集体补助到政策宣讲,从数据精准摸排到督办推进,宝鸡市用全方位的参保服务,将更多人纳入医保“安全网”。
科学管控 让基金“花在刀刃上”
“同样的病,今年住院就比去年少花1000多元。”宝鸡市民张丽丽的感受,源于宝鸡市推行的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在全市121家定点医院,这项改革让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0.5%,医保基金支出少了14%,个人负担减轻8%。
这是宝鸡市科学管好用活基金的生动实践。为了让医保基金“花得值、用得高效”,宝鸡市构建起多元复合的基金管理体系:四级预算精准定总额,把住院、门诊统筹等支出“掰扯清”,每月预付标准都经过反复协商;对精神类疾病,在8家医院推行按床日付费,让患者长期治疗更省心;6种中医优势病种享受倾斜政策,让传统医术更好服务群众。
为了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宝鸡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市卫健部门建立大数据模型,紧盯住院人次、医疗费用、病例组合指数(CMI值)3个重点指标,建立统计、分析、提醒、警示、约谈、现场核查等工作制度,像“啄木鸟”一样时刻盯着医保运行数据。
今年上半年,宝鸡市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达7.35个月,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这份“家底”让群众心里更有底。
智慧监管 给基金装上“电子眼”
“扫一扫药盒上的追溯码,啥药、啥价一目了然,再也不怕买到‘问题药’了。”在宝鸡医药大厦行政大道店,市民刘文录拿着手机扫描药盒上的追溯码,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药品来源、价格等信息。这是宝鸡市智慧医保监管平台带来的新变化。
为破解1380家定点零售药店监管难题,宝鸡市去年8月上线智慧医保监管平台,用“一个平台织网、三个环节把关、六大功能护航”的全流程监管,给基金装上“电子眼”。药店进销存“一库化”管理,药品追溯码全程可查,从源头上杜绝回流药、串换药;系统自动拦截超范围、超剂量用药,截至6月底,全市共减少医保基金支出4664万元。
“以前,药店有些药价虚高,现在每月公示销量前100名药品价格,扫码就能比价,买药更划算。”市民刘婷说。
智慧医保监管平台上线以来,宝鸡市零售药店购药总费用减少1.5亿元,下降48%;医保基金支出减少4664万元,下降40%。
铁腕整治 斩断伸向基金的“黑手”
“以为偷偷换点药没人发现,没想到这次这么快就被查了。”前不久,宝鸡市一家药店因串换药品套取医保基金被暂停医保服务,负责人追悔莫及。这是宝鸡市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整治的一个缩影。
聚焦群众身边的医保领域不正之风,宝鸡市打出“六重监管”“五个强化”组合拳,通过扫码监管、智慧监控、联合检查等手段,全力守护医保基金安全。
宝鸡市医疗保障局负责人说,从多元增收筑牢“家底”到科学管控提升效能,从智慧监管织密防线到铁腕整治形成震慑,宝鸡市正以实打实的举措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记者 刘坤 通讯员 庞文渊 李雷)